考公年龄放宽到40岁,有哪些现实意义?

来源:中访网财观

来源|中访网

作者|一杭工作室

近日,#多地省考报考年龄放宽至40岁#的话题登上热搜。梳理多地省考招录公告可见,今年有多个省份将部分岗位的招录条件年龄放宽至40岁。

例如,上海明确,大部分岗位的报考年龄范围在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1988年11月至2006年11月期间出生),但是应届硕士、博士研究生报考的,放宽到40周岁以下(1983年11月以后出生)。报考工青妇机关专职干部中工会、妇联系统职位的,放宽到40周岁以下(1983年11月以后出生)。

消息一出,立刻引发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尤其是那些年龄在35岁以上、仍然怀揣公职梦想的群体。“35岁门槛”真的被打破了?考公年龄的放宽释放了什么信号?

有条件的“放宽”

事实上,这个政策早就有了。#部分省考年龄放宽至40岁#的话题在近几年每年都会火一次,从各地2023公务员招录公告来看,2023年,河南、贵州、湖北、江西等多个省份都有提到招录对象的年龄可放宽至40岁。

而且,年龄放宽也是有“门槛”的。比如山东省报考条件中写道,2025年应届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报考的,放宽到40周岁以下(1983年11月以后出生),给出了学历限制。

浙江省报考条件中则写道,报考乡镇(街道)机关面向优秀村干部职位的,现任村“两委”正职的,要求年龄18至40周岁,具有国家承认的中专或高中以上学历。现任村“两委”正职,跟普通人有关系吗?

也就是说,放宽均是有条件地放宽,主要是针对硕博的年龄放宽。但在某种程度上,这也是适应当下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劳动力市场需求的一种变化,释放了一种积极的信号,政策确实在朝着更加开放的方向转变。

良好的开端

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中,“35岁危机”和职场年龄歧视的话题一直是广大求职人员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近年来,35岁失业的现象也逐渐增多。

为了避免遇到“35岁危机”,许多打工人不得不投入更多的时间和努力来工作,加入“卷”王大战中。但有时候,卷也没用。近年来多家互联网公司被爆出的用工丑闻就十分具有代表性,35岁的就业限制仍广泛存在于职场中。

在这样的背景下,取消年龄限制至关重要。人们无比盼望着国家层面上能够率先打破职场年龄受限的局面,获得更平等的就业机会。当“考公”和“35岁危机”两个热点关键词发生碰撞,自然就会成为社会的热点关注。

首先,政府在招人用人方面的举措,容易成为市场的效仿对象。如今部分地区考公政策对年龄的限制放宽,释放了十分积极的信号。年龄不再是衡量个人价值的唯一标准,学历和能力也很重要。此举也鼓励了“终身学习”的风气,让大家更有动力提升自己。

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随着人均预期寿命的延长和教育年限的增加,“35岁年龄限制”已不再适应当前的社会发展和人才需求,放宽年龄限制是顺应人才结构变化的必然选择。

去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总工会办公厅主任吕国泉就曾提交一份《关于打破35岁职场门槛,建设中高龄劳动者友好社会的提案》,直指“35岁职场危机”问题。

吕国泉认为,“35岁职场门槛”极易造成就业市场恶性内卷,导致人才浪费与断层。他建议,应加大反年龄歧视就业立法和执法监督力度,探索建立录用中高龄劳动者激励机制,对聘任一定比例的用人单位给予一定补贴。同时他指出,机关单位应发挥带头示范作用,探索放开公务员考试中存在的35周岁限制。

事实上,已经有城市在进行“破冰”尝试。10月底,四川省委组织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联合转发中央组织部《关于进一步做好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的通知》,并提出:“结合国家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政策,可适当放宽招聘年龄条件。”深圳市在2024年事业单位招聘中,也有多个区将本科学历者报考年龄要求变更为“18—40周岁”,走在了时代前列。

在退休年龄延后的背景下,预计后续公考招录政策估计会更细,更多岗位有弹性年龄限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或立场,不代表新浪财经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新浪财经头条联系的,请于上述内容发布后的30天内进行。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