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宝宝健康防线

本文转自:泉州晚报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高发

筑牢宝宝健康防线

呼吸道合胞病毒对新生儿可能构成严重的健康威胁(CFP 图)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正处于高发期。成人和较大儿童感染该病毒可能仅表现为普通感冒,但对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和体质较弱的婴儿,则可能构成严重的健康威胁。泉州市妇幼保健院(泉州市儿童医院)新生儿科王瑞泉主任医师带家长们全面了解呼吸道合胞病毒,帮助宝宝筑牢健康防线。

□融媒体记者 张沼婢

新生儿感染需警惕

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全国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哨点监测数据显示,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在哨点医院门急诊、住院呼吸道样本主要病原体核酸检测阳性率中位居前列。多数感染者症状较轻,类似普通感冒(鼻塞、流涕、低热)。然而,新生儿(尤其是6个月以下婴儿、早产儿)感染后风险极高,可能引发毛细支气管炎、肺炎,严重时会出现呼吸困难,甚至危及生命。

感染后通常不会立刻发病,潜伏期一般为2—8天(平均4—6天),潜伏期内也可能具有传染性。

新生儿感染初期症状可能不典型,仅表现为“厌奶、烦躁哭闹、活动减少”,无明显咳嗽或发热,家长需提高警惕。新生儿气道狭窄,感染后产生的黏液和炎症易堵塞气道,导致缺氧,严重时可致呼吸衰竭。

此外,感染过呼吸道合胞病毒的宝宝,后续出现反复喘息、气道高反应性的风险增加,甚至可能与哮喘发病相关。

出现这些症状立即就医

王瑞泉提醒,虽然所有婴幼儿都可能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但6月龄以下的婴儿、早产儿、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宝宝、免疫力低下的孩子都属于高危人群,需格外警惕。

王瑞泉介绍,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严重程度,主要与感染部位及是否有基础疾病有关。若宝宝出现以下任一症状,提示可能为重症感染,需立即送医——

1.精神状态异常:异常烦躁、哭闹不止,或嗜睡、反应迟钝;

2.喂养困难:拒绝吃奶或进食(超过2顿),或吃奶时呼吸急促、容易呛奶;

3.呼吸异常:呼吸速度超过60次/分钟、鼻翼扇动、呼气时发出“哼哼”声,或嘴唇、指甲发青(发绀);

4.胸壁凹陷:吸气时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出现明显凹陷(提示呼吸费力);

5.脱水迹象:哭时少泪或无泪、皮肤干燥弹性差、小便次数减少(如婴儿每天尿湿尿布少于4片)。

六招做好日常防护

目前国内暂未批准呼吸道合胞病毒疫苗,但已有安全有效的预防性手段,结合日常防护,能最大程度降低宝宝感染风险。

接种单抗: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在呼吸道合胞病毒流行季节前,给新生儿和婴儿接种呼吸道合胞病毒单抗,可有效预防呼吸道合胞病毒相关的下呼吸道感染。

减少接触:在呼吸道合胞病毒流行季(通常为秋冬季节,部分地区夏季有小高峰),尽量避免带宝宝前往密闭、拥挤场所(如商场、游乐场)。

严格手卫生:家长接触宝宝前务必用肥皂和流动水彻底洗手(搓洗20秒以上),避免用未清洁的手触碰宝宝的眼、口、鼻。

环境清洁通风:家中勤开窗通风(每天2—3次,每次30分钟以上),定期清洁宝宝的玩具、餐具及高频接触物品(如门把手、遥控器)。

隔离感染者:家人若出现感冒、咳嗽症状,需佩戴口罩并尽量避免近距离接触宝宝。

增强抵抗力:坚持母乳喂养(母乳中的抗体有助于提升免疫力),保证宝宝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包裹导致出汗受凉。

发布于:北京

上一篇:微博v影响力大会cte玩具展亮相jojo主题
下一篇:如果宝宝有以下3个特征,恭喜你,宝宝“双商”都很高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