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廉典型 | 担当气象保障先锋 涵养清正廉洁之气

赵娟,女,中共党员,现任国防科技大学气象海洋学院数值气象海洋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某专项分系统主任设计师,主持国家及军队项目5项,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申请专利5项,软著10余项,先后获评学院优秀共产党员、“四有”优秀文职人员等荣誉,两次获嘉奖,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攻坚先锋:三十昼夜啃下“硬骨头”

凭借着矢志强军的执着追求和对科学研究的满腔热忱,赵娟走进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投身高性能计算研究,并在此攻读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她追随导师宋院士的脚步转入气象海洋学院,与数值预报结下不解之缘——这项用超级计算机“算天气”的技术,号称军事气象保障不可或缺的“千里眼”与“顺风耳”。2020年暑假,赵娟因业务能力突出,被委任为某数值预报系统的支撑环境负责人。然而,项目启动之初,便遇到了难题——原有的气象专用数据库与升级后的高性能计算机操作系统不兼容。

为了解决兼容问题,她白天推演平台方案,夜晚伏案攻关,连续几个通宵后,数据库终于在升级后的系统上部署完成,可系统运行却仍频频报错。“该数据库代码早已不再对外开放,网上根本就找不到类似错误信息。”为此,她沉下心来,逐行排查源代码,定位问题、修改代码、重新编译、测试调整……循环往复中,办公室的灯光常常亮至深夜。那段日子,她每天凌晨才离岗,清晨7点多就已端坐工位,10多分钟车程的家,成了仅能短暂歇脚的驿站。

“系统早一天验收,军事气象保障就多一份底气。”凭着这股信念,赵娟带领团队仅用了一个月,便完成了原本需耗时数月的工作,保障了硬件平台安装、软件系统部署以及数值预报系统移植运行的全流程,为项目验收打牢关键基础。

如今,该系统已经常态化运行,为部队遂行军事行动织起坚实的气象保障网。

保障尖兵:深夜筑牢“计算保障网”

作为数值预报系统的运维负责人,赵娟经常需要绷紧弦应对突发状况。2024年,赵娟参与了某数值天气预报产品试点应用保障工作。在实施方案制定期间,一场特殊的“硬仗”突然袭来。那年,学校供电线路检修,机房短时间内竟连续遭遇多次断电。而数值预报系统需每日凌晨完成预报产品演算,一旦断电,不仅机房空调停机,导致温度骤升,设备非正常关机更会引发核心数据丢失,直接威胁系统的稳定运行。

面对这一紧急情况,业务流程熟练的赵娟主动请缨,成为夜间应急的“第一响应人”。她的手机一直是24小时响铃待命,收到停电预警便第一时间启用应急方案;一旦突发断电,她总能第一时间奔赴现场。某日凌晨,雷击导致供电线路中断,她闻讯立即冲出家门,及时赶到机房严密监控设备温度,直至系统恢复稳定运行。保障期间,遇到停电预警,她与同事每天值班到凌晨,把守机房当成了比回家更重要的事。

但人工应急非长久之计。为根除隐患,她利用休息时间设计硬件自启动流程,有效提升运维效率;针对服务器和存储设备的供电短板,她推动完成UPS配置方案升级,优化控制节点配电,保障数据传输与备份节点的短时供电稳定;她还开发监控程序,实现系统状态的实时监测与异常自动重启,大幅减轻了人工值守压力。

“现在停电不用总是跑机房了”,赵娟轻松地说道。然而,那段时间深夜往返机房的身影,早已深深烙印在大家的记忆深处。

廉洁标杆:千万关口树起“清风墙”

除科研工作外,赵娟还承担了团队高性能计算环境建设工作,经手的硬件采购项目常达数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面对供应商的各种“示好”,她始终把“廉”字刻在心头,用原则划清边界。

一次,供应商在她不知情的情况下寄来礼品,她收到后立刻根据寄件信息联系对方,要求其立刻取回;逢年过节,总有供应商试图邀约吃饭,或提出要送礼品券、购物卡作为节日礼物,都被她以“按流程对接”婉拒。在她看来,“拿一分好处,设备标准就可能降一分,这是对军事保障任务的不负责”。

她不仅自身恪守底线,采购过程中坚持报价公开、验收透明、全程留痕,以身作则树立廉洁奉公的榜样,同时针对招标采购过程存在的一些规范化问题,为部门不断建言献策,提出改进意见,从制度上防患杜绝违规违纪情况、营造清廉环境。

从数值预报系统的技术攻坚到断电时的应急守护,从科研项目的严谨把关到廉洁自律的率先垂范,赵娟以夜以继日的坚守,诠释了新时代科研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她用自身行动证明:真正的先锋模范,既能啃技术“硬骨头”,也能守作风“廉洁线”。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她以实际行动书写了科研工作者对强军兴校的使命担当,展现了共产党员对初心使命的坚定践行。

上一篇:美媒:西点军校取消为“阿甘”颁奖
下一篇:美国防部改名“战争部”,解放军报发文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