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9月3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受邀观礼的台湾海军前舰长吕礼诗6日接受了《环球时报》的专访。他说,出席九三阅兵既是为了缅怀先烈,也是想告慰他们:这盛世,如他们所愿。

中国的付出得到普遍肯定
环球时报:你是什么时候接到邀请的?当时是什么感受?
吕礼诗:我在7月就接到邀请了。之前有人问我,我只说很想前往,但以为不可能。那时候常讲的一句话就是,“参加这样的阅兵仪式,不是举手就能去的”。所以真收到邀请时,我非常意外,但更多的是感到很荣幸,我不过是亿万中国人之一,能够参与盛会的人非常有限。我有这个荣幸获得邀请,非常高兴。
环球时报:现场观看阅兵,对你来说最震撼的是什么?
吕礼诗:对我来说,最震撼的就是看到天安门城楼上全球南方主要国家领导人几乎都到场。中国这些年来在外交方面,无论是上合组织、金砖国家还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都在积极地为全球南方国家找出路。这些国家来参与这个盛会,甚至印尼总统普拉博沃暂时放下国内事务,不辞辛劳地在9月3日清晨抵达中国。之前,日本曾千方百计阻挠一些国家不要出席中国人民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活动,显然并不成功。这也证明中国的付出得到全球南方国家的普遍肯定。中国维护以国际法和联合国宪章为原则建立的国际秩序,获得大家一致认可。
环球时报:这是你第一次出席大陆的阅兵仪式吗?出席九三阅兵,对你来说有什么特殊意义?
吕礼诗:是的,这也是我第一次到北京。台湾一些人,包括极少数“台独”分子,对九三阅兵有不同的看法,我觉得这个活动并不像他们讲的那样“用枪杆子来纪念”。大陆通过这样的活动,告慰抗日战争14年中为国家流血流汗、甚至牺牲生命的前辈,他们当初对于国家的付出,山河记得,我们也记得。这也是我决定参加纪念活动的一个重要原因。
环球时报:阅兵展示的装备,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
吕礼诗:我感兴趣的可能跟别人不太一样。很多人提到的往往是“大国重器”,包括从东风-41“跳号”到东风-61的陆基洲际导弹、三位一体的核打击力量以及各式造型的“忠诚僚机”等。这些当然非常引人注目,但现在的作战形态、如何建立新质战斗力,才是我最感兴趣的。
新质战斗力的组合最重要的是数据收集,然后通过算法以及算力协助指挥官作出正确决策。这也就是九三阅兵展示的信息作战群部分,它又分成网络空间部队方队和信息支援部队方队。从各种天线和已经列装部队的装备,我们可以看到解放军对多域甚至全域战争所进行的准备。所谓“全域”,指的是陆海空、空间、网络和电磁频谱。
信息支援部队和网络作战部队,才是现代战争真正的作战核心,即如何通过这些装备,争取到相对的资讯优势。我们能在交战中掌握较为完整的信息,让战争的迷雾弥漫在对方的战场,让对手不能完全了解实际交战状况,从而处于挨打局面。
当然“大国重器”部分,我们也在九三阅兵上看到非常多的突破。从鹰击-12到鹰击-18,我们一直以为“缺号”可能是因为研究还没有成功,或者在测试之中。现在才知道,其实是我们了解得太少。这一次阅兵几乎把所有的型号都补上,让我觉得非常讶异。
环球时报:你心里有没有暗暗和台军的装备进行对比?
吕礼诗:我讲一句很多台湾人不愿意面对的话:其实我们没得可比。早在2013年,两岸海空实力就已经出现严重倾斜。最近几年,美国对台湾不太输出武器平台,卖的基本都是单兵装备,如“毒刺”防空导弹和“标枪”反装甲导弹。这些只是实施近距离对抗的武器,对整个战场无法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
至于台湾买这么多的装备,为什么最先获得的是M1A2T,是因为购买的地区少。大家深知就现在的作战形态,这些装备虽不能说大而无当,但在战场上取得的优势极为有限。再说台湾买的“海马斯”火箭弹,2023年的美菲“肩并肩”军演,当时在菲律宾总统马科斯眼前一共发射了6枚,无一命中,这些装备的宣传远大于它的实际效能。此外,台湾还买了F-16V战斗机,这是特朗普总统第一任期内通过的对台军售,到现在已经过去超过4年,台湾一架都没有取得,但是钱已经付了大半。
现在的作战是体系化作战,从九三阅兵中,我们看到的不只是解放军载人装备的体系化,还看到无人装备的体系化,甚至连无人机都已进入第六代。反观台湾社会,发展了多年的“腾云”无人机,到现在为止都没有办法列装部队。所以,台湾要实事求是,不要自我欺骗。

这些装备是为捍卫和平
环球时报:民进党当局禁止台湾各界人士出席九三阅兵等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你此次出席,回到岛内会否面对不同的声音?
吕礼诗:我们遭到非常多的压力、网暴,甚至台当局扬言惩罚。包括国民党前主席洪秀柱、台大教授苑举正,以及我个人,他们都试图阻止出席,但徒劳无功。就我个人而言,参加九三阅兵及相关纪念活动并没有违反台湾任何规定,那些人不过是想要给我们的心理造成压力。
但就像我刚刚讲到的,我们出席活动是表达身为中国人对于先辈的悼念,告诉他们“这盛世中国,如你所愿”。身为中国人,相对于先辈为了国家流血流汗甚至牺牲生命,我们所遭遇的压力和网暴都算不上什么。我同时想说明的一点是:“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这个名称取得好,它涵盖了全中国人民。
环球时报:有岛内舆论认为,九三阅兵展示的一些装备是针对“台独”分子的。你对此怎么看?
吕礼诗:对于那些数典忘祖的人,我们要用全中国人民的力量去唾弃他们。阅兵展示的不少装备,射程都超过1.2万公里。应对台湾,怎么会用上这些装备呢?这不是“威慑”台湾,相反是大陆追求和平的象征。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追求和平就要准备战争,从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到日本侵华,这些国家觊觎中国的自然资源和充沛人力。阅兵展示的装备,就是告诉霸权国家、军国主义或法西斯国家,中国的国力足以确保现在的经济成果,中国已经不是19世纪40年代的那个中国,彻底断了他们的野心。从这个角度讲,这些装备不是针对台湾使用的。
我再举个例子,之前汤加发生复合型灾难,解放军投入了运-20和071型综合登陆舰,以最快的速度前往驰援,第一时间提供了非常多的救灾物资和医疗物品。后续大家都猜测,071综合登陆舰前往汤加带着什么样的军事装备,结果载的是重建所需的各式器具。
这就是中国为捍卫整个地区和平所付出的努力,在今年缅甸地震中同样如此。这告诉大家,中国崛起从来不像霸权国家那样通过武力去侵占他人,而是作为地区最重要的和平基石。
赖清德支持率只会更低
环球时报:在民进党“大罢免”大失败之后,你觉得岛内的政治氛围发生了哪些变化?
吕礼诗:最大变化是促使民进党一些人开始进行检讨与思考。他们之前一再以为自己胜利在望,结果看到的是“大罢免”大失败。他们已经离台湾人民太远了,以为靠着行政权力可以迫使其他政党屈服,但台湾人民用选票作出了选择。票开出来的时候,他们才发现自己才是少数。
虽然赖清德当局进行了局部改组,但他们对于权力的追求仍然不遗余力。之前嘉义和台南发生风灾,他们并没有积极救灾,反而瞄向明年的“九合一”选举。这表明他们的心中并不照顾台湾人民的生活,但是不照顾人民,即使再选举,也会遭到唾弃。赖清德的支持率现在创新低,一般舆论认为还会更低。他只追求“抗中保台”,对于抗战胜利以及即将到来的台湾光复节这些值得纪念的节日,赖清德却称台湾应该“脱中入北”,甚至沿用“终战日”,而“终战”是战败的日本的说法。
站在中国的立场,我们是历经了14年的浴血奋战好不容易才取得成功,当然是抗战胜利,怎么能说成“终战”呢?只要是有良知和血性的人都知道,他这样只不过是追求所谓“台独金孙”的自我定位,而这违背了多数台湾人的意愿。我认为他的支持率只会更低,没有任何回升的可能性。
环球时报:今年不仅是抗战胜利80周年,也是台湾光复80周年。你如何理解台湾光复和祖国抗战的关系?
吕礼诗:从《开罗宣言》到《波茨坦公告》,中国一直要求收回被《马关条约》割让出去的台湾和澎湖列岛。如果没有抗战胜利,台湾现在还是殖民地,台湾人还在过着亡国奴的日子。所以,台湾光复和中国抗战是密切相连的。如果没有抗战胜利,台湾就无法光复。

环球时报记者 吴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