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搜狐科技
作者|张雅婷
编辑|杨锦
仅仅相隔13公里,来自深圳的两大硬科技巨头——影石与大疆,猝然交锋。
这场交锋令部分人颇感意外,因为两家公司看似分踞不同的赛道:影石作为全景相机领域的霸主,全球占有率超过85%,已连续8年稳居全球第一;而大疆则在无人机市场建立了稳固的护城河,长期占据全球70%以上的份额。
直到今年7月,两家公司开始互相切入对方腹地。
先是影石首次官宣了旗下的无人机品牌,而后,大疆也发布了旗下首款全景相机。影石创新董事长刘靖康透露称,公司做无人机的决策发生在五年前,那时就预想过这个动作会刺激大疆做全景相机“抄家”。
今年10月,大疆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主动掀起了价格战,将明星产品POCKET 3最高直降900元、运动相机Action 4最高降价1129元,尽管因产品短期降价引发多起消费者维权,但大疆依旧没有动摇。
事实上,这场战争不止关乎影石与大疆。据了解,OPPO、vivo已经在手持影像赛道进行布局,明年即将推出新品。届时,市场竞争将因更多巨头的加入而更加复杂。
从“暗斗”到“明争”
这场交锋起始于今年7月。
7月28日,影石推出消费级无人机品牌“影翎Antigravity”,并表示计划推出全新品类——全球首款全景无人机,切入大疆所在的无人机赛道。
仅仅在三天后,大疆发布首款全景相机Osmo360,定价2999元,直击影石核心产品腹地。
在核心配置方面,大疆Osmo360与影石Insta360 X5直接对标,支持原生8K全景视频和1.2亿像素照片,但价格比后者便宜800元。紧接着,影石将产品价格下调了500元。
全景相机为影像细分赛道,尽管规模小但成长迅速。据Frost&Sullivan统计,全球全景相机零售市场规模将从2017年的25.1亿元增长至2027年的78.5亿元,年复合增长超过10%。
由于影石首款无人机预计正式发售时间在明年1月,所以暂未对市场造成影响。而大疆的Osmo360,却实实在在地让影石吃到了苦头。
据久谦中台报告,在大疆Osmo360上市的三季度,以全球全景相机市场收入为口径,影石市占率从此前的85%~92%骤降至49%,大疆则以43%份额强势分流。
针对该数据,也出现了一段插曲。
另一咨询公司沙利文发布的《全球智能手持影像设备市场发展白皮书》显示,2025年第三季度影石仍以75%的份额位居全球消费级全景相机市场的第一名,大疆凭借低价策略拿下37.1%的中国市场份额和17.1%的全球份额。
有意思的是,沙利文的报告发布后曾经历两次下架,且目前不支持获取和下载,业内人士认为这让其可信度大打折扣。
即便按照第二份数据来看,大疆用2个月时间切走的份额也十分可观。深耕全景相机市场多年的影石,为何会这么快就被大疆打破了局面?
一位手机相机工程师对搜狐科技表示,全景相机这个品类,本身在硬件上都是比较成熟的,软件壁垒主要在于拼接、消除的调试与算法,大疆有影像相关经验,可以搞定。
“另外在硬件上,大疆基于现有供应链创新了新的规格,这是一个关键点,更有利于全景的拼接方式和最大程度利用传感器面积提升画质。”
随着双11促销季的到来,影石和大疆的交锋进一步白热化。
10月初,大疆发起了猛烈的价格战。大疆宣布多款产品降价,涉及云台相机、运动相机、航拍器等,其中明星产品POCKET 3最高降900元。
随后,影石创新董事长刘靖康表示,可能有一部分因为影石的原因导致大疆大幅降价,为表歉意,在10月2日到10月8日之间购买大疆产品的客户,在微博下晒订单证明可获得影石100元无门槛代金券。
就在上周,这位90后CEO在朋友圈先是夸赞大疆董事长汪滔“牛逼”,随即又称其为消费电子领域唯一能垄断的王者,并表示大疆光靠技术产品营销好是做不到垄断的。这随即被外界解读为“阴阳”大疆搞垄断,并且垄断手段并不光彩。
从互相切入彼此核心产品赛道,到刘靖康公开发言讽刺大疆,两家科技巨头从“暗斗”走向“明争”,火药味愈演愈烈。
面对体量为十倍的大疆,影石如何迎战?
就在大疆和影石激战时,影石发布了新一季度的财务报告。
数据显示,三季度影石创新陷入了“增收不增利”的困境。营收29.40亿元,同比增长92.6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72亿元,同比下降15.90%。
对此,刘靖康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公司在芯片定制和无人机等战略项目上投入金额较大,若剔除这些因素,三季度利润指标同比均有提升。今年前三季度,影石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27%至10.85亿元。
他强调,这是影石主动战略调整的阶段性特征,不是被动陷入“增收不增利”。“净利润是动态变量,短期费用投入是为了构建未来的竞争力。”
在无人机项目进展方面,影石准备将相关产品在四季度实现部分区域市场试售。
对于行业价格战,刘靖康表示,友商进入全景相机市场后发起的价格竞争为市场扩容创造了条件。
价格战,比拼的是企业供应链成本控制能力,以及深厚的资金实力。之所以大疆敢率先发起价格战,是因为其营收、净利规模远远高于对手。
去年,大疆实现营收800亿元、净利润120亿元。然而影石体量不及大疆十分之一,同期实现营收55.74亿元,净利润9.95亿元。
三季度,影石的毛利率为49.63%,同比下降7.73%。尽管目前影石的整体财务状况尚未受到重大冲击,但长期来看面对如此强大对手的攻势,影石面临的压力也并不会太小。
新玩家入局,手持影像赛道迎来混战
早在2016年,汪滔就曾判断:“无人机市场即将接近饱和,大疆的收入达到200亿元可能就到顶了。”
在无人机市场构建起稳固护城河的大疆,并没有“固步自封”,反而通过产品线的扩张,打破了无人机市场相对小众的成长局限性。
比如在影像领域,大疆基于在无人机云台的技术,推出的多款云台稳定器、运动相机都收获了市场的广泛欢迎,甚至将原本处于垄断地位的GoPro打得“落花流水”。去年,大疆营收800亿元,早已突破汪滔所预期的200亿元“天花板”。
此前,大疆在2019年推出灵眸运动相机Osmo Action的时候,面临过“为何要发布一款市面上已经存在的产品”的质疑。当时,大疆的高管表示,无人机的成功给了大疆一个启发,即只要产品足够好,不要太在意外界市场是什么,有一定的能力可以成为市场新的定义者。
不过,对于影石来说,除了要迎击大疆的挑战,还有越来越多的新对手需要应对。目前,OPPO、vivo这两家手机巨头,均已入局该领域。荣耀、追觅等也在蓄势待发。
据了解,vivo去年年底已经在手持云台相机市场立项,团队规模约200人,首款产品预计明年能发布。另外,OPPO官方表示,已启动新形态影像产品系列,该系列新品计划于2026年内发布。
目前,手持智能影像设备主要分为运动相机和全景相机,前者适合高强度运动场景,后者可实现360°拍摄。其中,运动相机的中高端市场由GoPro和大疆主导,全景相机市场则是影石一家独大。
沙利文预测,2020-2030年全球手持智能影像设备市场的复合年增长率(CAGR)为15.9%,到2030年,该市场规模将达到799.3亿元。消费级手持智能影像设备已初步打开市场,行业有望进入高速增长期。
尽管行业仍存在增长空间,但随着更多新玩家的涌入,市场竞争正日趋激烈。
不少业内人士指出,大疆在10月发起的价格战,意在压制现有竞争对手,也试图抢占更多潜在用户,尤其是对OPPO、vivo等跨界入局的品牌形成阻击。接下来用户或许将见证,在手持智能影像设备领域更频繁的促销和产品迭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