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今年美国陆军协会年度会议上,关于应对美军各军种(包括空军)所面临的、快速演变的无人机威胁的讨论十分热烈。军方领导层及国防工业官员就新型反无人机武器采购与运用的新方法需求展开了探讨。
10 月 14 日,埃皮鲁斯公司(Epirus Inc.)首席执行官在美国陆军协会会议上表示,美国空军反无人机项目官员可能会测试该公司的高功率微波系统。该系统有着 “一击摧毁数十架无人机” 的过往记录。
在会议展览区,埃皮鲁斯公司展示了其 “列奥尼达”(Leonidas)高功率微波系统的最新型号,该系统搭载于通用动力公司(General Dynamics)的履带式无人车上。今年 8 月末的实弹演示中,一辆“列奥尼达” 系统仅用一个脉冲就击落了 49 架无人机组成的机群。

埃皮鲁斯公司与通用动力公司合作推出了 “列奥尼达” 高功率微波系统的新版本。
埃皮鲁斯公司首席执行官安迪・洛厄里将这款武器描述为一种反电子系统,可暂时干扰并瘫痪各种尺寸的无人机。
洛厄里表示:“它会在电路板周围制造感应电压环境。可以想象,大气中存在一片电磁能量场,而无人机的电路板和线路会吸收这些电磁能量,进而在电路板上产生电压噪声。”
洛厄里称,其结果类似于微软 Windows 系统用户常遇到的 “蓝屏死机”—— 系统出现故障时只能通过重启电脑修复。
“列奥尼达” 系统对无人机的影响与此相同。洛厄里说:“我们击落无人机后,若它未因坠落受损,你可以将其捡起,关闭电源后重新开机…… 系统就能恢复运行。” 他补充道,之后还可对无人机进行取证分析。
美国空军研究实验室(Air Force Research Laboratory)自 2019 年起就开始测试反无人机系统,例如 “战术高能作战响应系统”(Tactical High-power Operational Responder,简称 THOR)。作为后续举措,该实验室于 2022 年选定莱多斯公司(Leidos),着手研发一款类似系统,并以北欧雷神索尔的武器命名为 “雷神之锤”(Mjolnir)。
2023 年埃皮鲁斯公司向美国陆军售出首批 “列奥尼达” 系统后,各军种的反无人机项目官员开始对该系统表现出兴趣。
洛厄里表示:“我们与空军已认真合作约两年时间。空军拥有许多高价值目标,比如 F-35 战斗机、核导弹等,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无人机威胁。”
不过他透露,空军更有意测试 “列奥尼达” 系统的拖车版本,而非此次与通用动力公司合作、在美国陆军协会会议上展示的履带式无人车版本。
洛厄里说:“这是符合军用标准的拖车,可由任何类型的皮卡车等车辆牵引。我们认为,空军可能会在 2026 年租赁 2 至 4 套该系统,这也是他们一直在考虑的方案。”
但这并不意味着空军已放弃 “雷神之锤” 系统。该系统是 “战术高能作战响应系统” 的改进版,旨在满足空军 “敏捷作战部署”(agile combat employment,简称 ACE)战略下对快速部署反无人机系统的需求。“敏捷作战部署” 战略要求小规模空军部队在战场前沿未设防区域搭建临时空军基地。
一位未获授权向媒体发言的莱多斯公司官员透露,美国空军研究实验室近期延长了与莱多斯公司的合同,以完成一款 “符合敏捷作战部署要求” 的原型机,空军或于明年夏季对其进行测试。
此外,本周航空环境公司(AeroVironment Inc.)宣布,将向美国北达科他州大福克斯空军基地(Grand Forks Air Force Base)部署远程反无人机传感器技术,以支持唐纳德・特朗普总统提出的 “金色穹顶”(Golden Dome)国土防御计划。据航空环境公司官网信息,该公司正与 “大天空”(GrandSky)合作 —— 这是一家商业无人机企业,同时运营着一个紧邻该空军基地的大型航空园区。
航空环境公司将部署其 “泰坦”(Titan)和 “泰坦 - SV”(Titan-SV)系统,用于远距离探测和识别基地周边的无人机。随后,该公司的 “AV 光晕指挥”(AV Halo Command)软件平台会将数据融合,形成统一作战态势图。此次部署源于航空环境公司与 “大天空” 在今年 3 月签署的一份谅解备忘录,旨在支持 “超级项目”(Project Ultra)。该项目由美国共和党参议员约翰・胡文(John Hoeven,北达科他州籍)牵头,预算 1.1 亿美元,计划将大福克斯空军基地打造成反无人机防御技术的试验场。
与此同时,军方领导层及其他国防工业官员表示,要解决五角大楼面临的敌方无人机问题,仅依靠最新型反无人机武器远远不够。
10 月 14 日,在五角大楼新成立的反无人机办公室 ——“401 联合跨部门特遣部队”(Joint Interagency Task Force 401,简称 JIATF 401)主办的一场讨论中,安杜里尔公司(Anduril)高级副总裁、美国陆军退役中将尼尔・瑟古德指出,所有反无人机武器都必须具备低成本和可消耗性特点。
瑟古德表示:“我们必须认识到,反无人机武器的使用寿命是有限的。它们会被投入使用,用于摧毁目标或在执行任务中损毁,之后我们会转而研发下一代产品。”
“401 联合跨部门特遣部队” 主任、美国陆军准将马特・罗斯认同瑟古德的观点,并补充称,未来的反无人机武器应像其他弹药一样被对待。
罗斯说:“反无人机武器装备量本身就是一项基础储备,且会被消耗掉。它们是可消耗的,我们采购时应确保其价格符合可消耗属性,训练时也应将其视为可消耗装备,否则我们永远无法熟练掌握其有效使用方法。”
文章来源:电波之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