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颉亚珍
长治日报记者 桂滨
不久前,在日本川崎市举办的2025年世界跳绳锦标赛3分钟单摇项目决赛现场,随着裁判员一声哨响,长治市平顺县学生翟鼎博手中的跳绳化作一道银色弧线,在地板上敲击出密集如鼓点的节奏,“快到根本看不到绳子!”
终场哨音响起,电子显示屏数字定格在“1120”——这个远超亚洲锦标赛银牌的成绩,让翟鼎博稳摘金牌。看台上,中国代表团成员挥舞国旗欢呼,教练员红着眼眶鼓掌,这个从太行山里走出的少年,在世界舞台上取得亮眼成绩。
作为国际跳绳联合会主办的国际A类赛事,2025年世界跳绳锦标赛是目前世界范围内竞技水平最高、影响力最大的跳绳赛事,每两年举办一次。本届赛事吸引了34个国家和地区的2600余名运动员、600余名教练员及240余位裁判员参与,竞争异常激烈。
“当我站在领奖台上,庄严的国歌响起,所有人起身肃立,齐声高唱,那一刻,强烈的荣誉感在心底瞬间爆棚。”戴上金牌的翟鼎博难掩内心激动。
在这场高水平赛事中,代表中国队出战的平顺县跳绳队员参加了7项比赛,共斩获2金7铜,参赛6人全部夺牌,让“平顺跳绳”的名字响彻国际赛场。
这些成功的背后,是平顺县多年来对跳绳项目的深耕。平顺县是一个仅有15万人口的山区小县,这里的中小学生每人的书包里都装有一根细细的跳绳。2009年,该县将门槛低、参与范围广、综合价值高的跳绳作为特色体育活动在校园推广。平顺县教育局工作人员杨红忠说:“平顺县曾经是国家级贫困县,基础差、条件艰苦,选择跳绳作为特色体育项目也是无奈之举。”
为使跳绳运动得到有效推广,平顺县教育系统不仅每年都举办体育教师“花样跳绳”培训班,而且专门设立了跳绳活动基金。2016年,平顺县举办了首届学生跳绳比赛。此后跳绳比赛便成为平顺县中小学校传统赛事,年年举办,校校参加。目前,平顺县38所中小学校,校校有跳绳队,人人有跳绳。
组建专业队伍、配备专职教练、制定科学训练大纲,创新推出“基础体能+技术技巧+花样创编+心理素质”四维训练体系,平顺为一代代跳绳少年搭建了成长阶梯。如今,全县跳绳满分率高达98%,形成了独特的体育教育特色。平顺县教育局体育项目负责人武利刚表示,“跳绳运动员队伍是平顺县的宝贵财富,也是平顺县对外交流的名片。”
2019年5月,来自山西省各大专院校的平顺籍跳绳运动员在山西体育职业学院的操场上留下一张珍贵的合影。武利刚是那次全省跳绳比赛的裁判长,谈起那一幕仍然记忆犹新,“那是10年来平顺跳绳队员第一次在县域外的竞技,大学组中许多代表队的主力都是平顺籍学生,也正是那次比赛让‘平顺跳绳’形成了自己的品牌。”目前,在全国高校中的平顺籍跳绳队员超过了20名。
2023年全国跳绳联赛上,平顺县跳绳队斩获7金5银5铜。
2024年7月,翟鼎博在亚洲跳绳锦标赛中展现出色实力,获得3分钟单摇项目银牌。
翟鼎博的跳绳生涯始于平顺县实验小学的花样跳绳队,对跳绳的热爱早已融入他的血脉。每天课后,当同学们收拾书包回家时,他总会抱着跳绳走向训练场加练1小时,绳子掠过地面的“嗖嗖”声,在他听来如同最悦耳的乐章。寒暑假期间,他将每日训练时长延长至3小时,针对特定技术环节精细打磨,向更高竞技目标稳步迈进。
1120次的跳跃里,藏着无数个清晨和黄昏的坚持。翟鼎博表示:“拿到这次世界大赛的冠军,更加坚定了我在跳绳这条路上继续走下去的想法。接下来,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攻克个人技术盲点,同时和团队一起在集体项目里打磨配合,跳出自己的‘花样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