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结婚生娃要随礼,老人过寿也需随礼,这些是维系情谊的必要礼数。升迁升学、开业搬迁时随礼,则需视关系亲疏与个人心意而定。
有些礼,不随反而能减轻生活负担。有些人借机敛财,频繁邀请他人随礼,面对这种情况,切莫惯着他们的坏毛病。俗话说:“礼有五不随,随了家不兴”,即便再不好意思,以下这5种礼也最好别随。
1、有去无回的礼
随礼本应是相互的,你给对方随礼,对方也应还礼,这是人情往来的基本规则。然而,有些人你给他随了礼,他却装傻充愣,拒绝还礼。对于这样的人,我们不必做那个冤大头,下次便无需再随礼。
2、巧立名目的礼
有些人看中了随礼的暴利,今天办这个宴会,明天搞那个仪式,一年到头频繁邀请你。对于这样的人,我们不必不好意思拒绝。随礼是出于情谊,而非纵容对方敛财。对于这种巧立名目的礼,我们应坚决抵制,避免助长歪风邪气。
3、没有受邀的礼
如果对方没有邀请你,那可能意味着他认为与你的关系不够亲近,或者根本不想邀请你。无论何种原因,我们都不应上赶着去随礼。关系不近,便不必过于主动。若贸然随礼,而对方并无与我们常往来的意愿,最终尴尬的只会是我们自己。
4、泛泛之交的礼
几年未曾联系,突然给你发请帖,甚至没有一句寒暄的话。对于这种情况,我们不必搭理。对方主动邀请你,可能只是因为你恰好在他的微信列表里,是群发的对象之一。你们的关系,仅此而已。对于这种泛泛之交的礼,我们无需在意。
5、高额礼金的礼
随礼时,我们无需盲目攀比。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和与对方的关系,随一个合适的礼金即可。千万不要为了面子好看,就随高额的礼金,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围。最终受困的,还是我们自己。随礼应量力而行,礼轻情意重,全凭心意。
有去无回的礼,自私的人别惯着;巧立名目的礼,贪心的人别搭理;没有受邀的礼,关系不近别讨好;泛泛之交的礼,久不往来别回复;高额礼金的礼,别为面子勉强自己。随礼是为了维系感情,而非为了迎合他人。别因面子问题,为难了自己。坚守随礼的规矩,让情谊更加纯粹!
发布于: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