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博亚和讯)
柳晓峰1,何 洋2,苏 杰1,田 蕊2,于福清2*
(1.北京博亚和讯农牧技术有限公司,北京 100193;2.全国畜牧总站,北京 100125)
摘 要:为深入挖掘数据价值,提升数据分析应用能力,用数字赋能产业创新发展,全国畜牧总站与北京博亚和讯农牧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建立了我国白羽肉鸡效率效益对标服务平台,旨在通过对白羽肉鸡生产监测数据的多维度分析,为参与监测的地区和企业提供定位对标、发现差距和制定提升方案的服务。
数据是新的生产要素,数字化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为深入挖掘数据价值,提升数据分析应用能力,用数字赋能产业创新发展,全国畜牧总站联合北京博亚和讯农牧技术有限公司,以白羽肉鸡为突破口,研究构建了白羽肉鸡生产效率效益对标分析模型。
白羽肉鸡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能量、低胆固醇“一高三低”的营养优势,是百姓消费得起的营养、健康、安全的动物蛋白。从全球看,2016年起,禽肉已超过猪肉成为全球第一大肉类。从我国看,2025年4月,农业农村部发布《养殖业节粮行动实施方案》,要求大力发展节粮型高效肉禽生产。从生产特点看,白羽肉鸡生产周期短、耗料增重比低、生长速度快、生产效率高,对环境影响小,契合全球肉类消费发展趋势以及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和养殖业节粮行动,发展潜力大。
本文以农业农村部白羽肉鸡生产监测数据为基础,建立了白羽肉鸡效率效益对标服务平台,为参与监测的地区、企业提供了不同年度、跨区域、分模式、分规模的白羽肉鸡生产性能和效益对标服务,以帮助企业发现自身生产效率和收益在全国同类型企业中的位置、找到差距和制定提升方案的目的。生产企业以自己的生产和效益指标对标全国同类指标的四分位图,可以确定自身效率和效益在全国的排位,继而发现差距,导入服务和解决方案,全面提升生产和收益水平。
1 2020—2024年全国白羽肉鸡监测样本基本情况
2020—2024年,全国监测的白羽肉鸡生产企业样本数量从481个增加到566个。对监测样本按出栏体重和出栏日龄进行筛选,保留批次生产出栏体重在1.9~3.0 kg、出栏日龄在31~50 d范围内的样本,对超出体重和出栏日龄范围的样本暂不分析。由表1可知,2020—2024年,合同养殖场户样本上报数从333个增加425个,采用样本个数从307个增加到364个,5年间分别增长了27.6%和18.6%。非合同养殖场户样本填报数从148个减少到141个,采用样本数从122个减少到104个,5年间分别减少了4.7%和14.8%。2024年,采用样本中合同养殖场户合计出栏1.88亿羽,占比为69.8%;非合同养殖场户合计出栏8 157万羽,占比为30.2%。
表1 2020—2024年全国白羽肉鸡监测样本上报情况

2 全国白羽肉鸡监测样本生产效率与效益分析
2.1 全国主要省份监测样本年度出栏量和出栏结构变化
据监测,2020—2024年全国主要省份白羽肉鸡监测样本出栏量持续增加,从2020年的1.1亿羽增至2024年的2.70亿羽,5年间增长245%(图1)。

2024年合同养殖场户出栏数占比为69.8%,非合同养殖场户出栏数占比30.2%。其中,非合同养殖场户中包括了集团企业自养场的数据(图2)。

据监测,2020—2024年全国主要省份白羽肉鸡监测样本中不同批次出栏规模化程度不断升高,批次出栏>30万只的样本出栏数占比从2020年的25.6%升至2024年的51.6%;批次出栏10万~30万只的样本出栏数占比从2020年的51.4%降至2024年的37.2%;2024年批次出栏5万~10万只、2万~5万只、<2万只的样本出栏数占比分别降至3.9%、5.8%、1.4%(图3)。样本养殖规模结构与产业实际发展情况符合度较高,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2.2 不同经营类型生产效率和收益情况
随着种鸡遗传进展的不断提高和饲养管理水平的提升,白羽肉鸡的生产效率逐年提高,表现在出栏日龄缩短,耗料增重比降低,欧洲生产指数明显提高。据监测,2024年全国主要省份白羽肉鸡监测样本出栏肉鸡平均成活率95.27%,出栏均重2.57 kg/羽,耗料增重比1.55,出栏日龄40.67 d,欧洲生产指数389。2024年监测样本平均出栏一只肉鸡耗料3 979 g,比2020年平均只鸡耗料减少182 g(表2)。
表2 2020—2024年全国白羽肉鸡监测样本生产效率对比

通常情况下,合同养殖场户的饲料、鸡苗、疫苗兽药等由集团公司统一提供,毛鸡出栏由公司统一回收;具有高成本、高价格的特点;因饲料和鸡苗占成本比例高,合同养殖场户的成本通常要高于非合同养殖场户,在经济效益对比方面,合同养殖场户和非合同养殖场户可比性较低。另外,不同公司的放养政策也有较大差异,合同养殖场户之间也难以直接比较成本和收益情况。
针对监测样本的情况进行分析,2024年白羽肉鸡饲料价格高位下降,合同养殖场户饲料价格同比下降11.3%,非合同养殖场户饲料价格同比下降17.1%。2024年肉鸡价格震荡走低,合同养殖场户出栏活鸡价格比上年下降10.3%,非合同养殖场户出栏活鸡价格同比下降16.3%。合同养殖场户平均出栏每羽盈利1.30元(监测样本全国平均欧洲生产指数390);非合同养殖场户平均出栏每羽盈利0.67元(监测样本全国平均欧洲生产指数389)。2024年非合同养殖场户亏损面35.58%;合同养殖场户亏损面21.15%(表3)。
表3 2024年全国主要省份白羽肉鸡监测样本不同养殖类型效益情况

2.3 全国主要省份监测样本不同出栏规模生产效率和成本收益情况
根据国内主流的单栋鸡舍和养殖场规模,把所有样本的单批入舍雏鸡数量按照小于2万只、2万~5万只、5万~10万只、10万~30 万只以及30万只以上分成5个规模等级。2024 年5个规模等级入舍雏鸡数量分别为398.7 万只、1 613.1万只、1 106万只、1.05亿只和1.47亿只。其中,30万只以上规模出栏占比52%,10万~30万只规模出栏占比37%,合计占到总监测样本合计入舍雏鸡数量的89%。
2024年全国不同批次出栏规模的样本中,批次出栏2万~5万只和10万~30万只的样本欧洲生产指数分别为408和402,高于全国水平。其中,批次出栏2万~5万只的样本生产效率差异主要体现在成活率和耗料增重比,这2项指标同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有优势;批次出栏10万~30万只的样本耗料增重比和出栏均重略好于全国平均水平;批次出栏>30万只的样本欧洲生产指数最低,主要是成活率和耗料增重比2项指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表4)。
表4 2024年全国主要省份白羽肉鸡监测样本不同养殖规模生产效率对比
从养殖成本看,批次出栏10万~30万只和>30万只的养殖场户只鸡成本低于其他养殖规模,批次出栏5万~10万只的养殖场户只鸡成本最高,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主要体现在鸡苗成本和饲料成本。从养殖盈利情况看,非合同养殖场户和合同养殖场户2024年批次出栏2万~5万只和>30万只的样本只鸡盈利水平较高,优于全国平均水平(图4、5)。


从2020—2024年数据来看,批次出栏2万~5万只养殖场户的生产效率和只鸡盈利均处于较高水平,而批次出栏>30万只的养殖场户只鸡成本、只鸡盈利水平最佳,但生产效率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随着规模化程度的不断提升,规模化肉鸡养殖企业通过精细化管理和设备、技术改进,在如饲料、鸡苗、防疫等方面仍有优化空间。
非合同养殖场户监测样本中包含了独立养殖场户和集团自养2个部分,其中独立养殖场户的雏鸡价格和饲料价格都是当时当地的市场价格;集团自养则或是内部成本价格直接转移,或是参考市场价格内部结算。因此,不同规模的非合同养殖场户的只鸡成本均低于合同养殖场户。由于有合同的保障,不同规模的合同养殖场户均保持盈利,而2万只以下和5万~10万只规模的非合同养殖场户则出现亏损。
2.4 不同规模养殖场户生产效率指标分布
对不同出栏规模的监测样本进行四分位分布计算,可以比较不同养殖规模生产效率分布情况。如图6所示,以批次出栏2万只为例,欧洲生产指数超过429的养殖场户,该项生产水平在同等规模的养殖场户中排名前25%;欧洲生产指数超过397的养殖场户,该项生产水平在同等规模的养殖场户中排名前50%;欧洲生产指数超过373的养殖场户,该项生产水平在同等规模的养殖场户中排名前75%;欧洲生产指数低于373的养殖场户,该项生产水平在同等规模的养殖场户中排名后25%(以此类推,下同)。此外,欧洲生产指数474为监测数据中最高值,303为最低值(个别离散度过大的数值被剔除)。

图6 2024年全国白羽肉鸡主产省不同养殖规模样本欧洲生产指数四分位分布
3 小结与展望
2025年2月24日农业农村部印发《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工作部署的实施意见》(简称实施意见),提出要实施牧场智慧赋能计划,制定发布智慧农业主推技术目录,丰富拓展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应用场景。
在此背景下,全国畜牧总站与博亚和讯以农业农村部白羽肉鸡生产监测数据为基础,共同研发推出了白羽肉鸡生产效率效益对标分析平台,以推广监测分析研究成果,打造服务产业的数智化应用工具。该平台是贯彻落实《实施意见》的重要举措,是全国首个以部级监测样本为基础,旨在为参与监测的地区和企业提供跨区域、跨企业、跨场户的对标服务。希望本研究结果能够为行业管理和企业发展提供有益参考,有利于探索开展畜牧行业大数据应用,用数字赋能畜牧业高质量发展。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