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儿子儿媳带娃,这3件事上越“计较”,子女越会记你好

帮儿女带孩子,开心是开心,但有时也难免有点小心思——咱忙前忙后的,孩子们真能完全理解吗?

我今年60了,带孙子孙女这些年,我明白一个道理:有些地方,咱们做长辈的,真得多花点心思。这样做了,儿女们反而更能明白咱的心意,也记咱的情分。

第一点:孩子的学习,陪着他们养成好习惯。

小孩子放假玩得开心很正常,但学习也顾着点好。我孙子写作业有时有点拖拉。我就每天固定抽点时间坐他旁边,陪伴和提醒都有了。有次他一道数学题怎么都弄不明白,小脸急得通红。我不催他,慢慢给他讲,讲到他眼睛亮了,自己弄懂为止,看他高兴的样子,我也特别满足。

孙女学习压力大,我注意到她房间灯亮久了,就去轻轻提醒:“书要念,觉也得睡够,精神头足了学得才好。”孩子爸妈有时会说别太严。可我想着,学习基础得打扎实,现在帮他们养成认真的习惯,以后考出好成绩,大家高兴,他们自己也会感谢现在的督促。

第二点:孩子吃饭,健康放第一。

外面的零食花样多,可营养还是家里饭好。我天天变着法子做菜。孙子喜欢吃肉,我就多做些,但会让他先多吃点蔬菜垫肚子。有一次他吃辣条被我瞧见了,我不责备他,找出零食安全的小视频和他一起看。他看完自己明白了道理,后来馋了也知道要少吃那些。

孙女长身体,我常炖点骨头汤、鱼汤。看她小口小口喝得香,我心里头也暖暖的。在吃饭这事上花心思,不是舍不得那点零食钱,是想让他们身体结结实实的,少去医院。

第三点:孩子的安全,多念叨几句没坏处。

孩子的安全永远是第一位。孙子喜欢水边玩,我知道后就把防溺水的知识和视频找给他看,把危险讲透。孩子懂了自然会更小心。

孙女现在出门多,每次出去前我总少不了嘱咐两句:“过马路仔细看灯,别打闹”,“手机随身带好,电话要能通啊”。家里买了新的电器,我都会带着他们熟悉怎么安全使用,像插座、燃气开关这些地方,更是再三提醒。安全的事不怕啰嗦,咱们平时多说点,多注意点,就像是给孩子、给全家多加了道保险栓。

咱们当爷爷奶奶的,心里其实都明白,做的这些事是为了孩子们好。孩子们小归小,时间长了也能懂咱们的心意。

日常照顾孩子,安全最重要:

家里的电插座得装上保护盖。

桌角柜子有棱角的地方,包上防护条更稳妥。

热水瓶、剪刀这些有危险的物品,一定要放得高些稳当点,别让孩子够着。

带孩子出门也不能大意:

路上多提醒他们走路专心,别推搡打闹。

坐车第一件事就是系好安全带。

告诉孩子遇到难处,比如找不到大人了,找穿制服的警察叔叔帮忙最可靠。

留意孩子的心情也很要紧:

经常和他们聊聊天说说话。

要是看到孩子闷闷不乐了,就主动问问“怎么了”,帮他们开解一下,别让不高兴的事憋在心里。

孩子小的时候,咱们总忍不住提醒这个、叮嘱那个,有时孩子会觉得咱们话多,有点烦。这个心情咱们都理解。不过呢,这些提醒对孩子来说,说不定在什么关键时候就能帮上忙。咱们这份心意,孩子长大些,经历了些事情,慢慢就会懂的。

有人说老人带孩子太宠,其实我们心里有数。该认真对待的事,咱们不会马虎;该有的规矩,心里也记着呢。说到底,是心疼孩子,也惦记着这份责任。

比如我家小孙子以前学拼音,有一个音总读不好,看他着急的样子,我看着也心疼。就耐着性子陪着他慢慢练,不急不躁,直到他学会了。后来考试考得挺好,儿媳妇就对我说:“妈,多亏您当时有耐心陪他练。”

只要是真心为孩子好,并且踏踏实实地去做,孩子及其爸妈心里其实都清楚。

咱们这把年纪,帮着儿女带孙辈,可不只是给他们做做饭、照看一下那么简单。是想用自己带孩子的经验,再加上对孙辈的疼爱,帮儿女的小家庭减轻些压力,让日子过得更平顺。看着孙子孙女健康成长,越来越懂事,这可真是最让咱们舒心的事儿了。

所以呢,在安全、健康这些重要方面,咱们适当多操点儿心,该把关的地方就把好关。不用太纠结“管得多不多”的问题。遇到觉得该坚持的事儿,不管是跟儿子女儿商量,还是跟小孙子小孙女讲道理,直接把话说清楚“这事,得认真对待”就行。

咱们这代人习惯把事儿放在心里。带孩子的时候,有什么想法,该说就说,该坚持的规矩就认真定下。该培养的学习习惯、该留意的健康饮食、极为重要的安全问题等等,这些都得放在心上。这不仅是帮孙辈打好基础,也是在帮儿女解决后顾之忧。

以后孩子懂事了,儿女要是发自内心地说一句“爸/妈,辛苦您了,多亏有您”,那时候咱们心里就会特别踏实。平常花的心思、付出的辛苦,也就成了孩子们可以放心依靠的东西。

咱们都用心把孩子带好,让日子和和美美地过。一家人健康平安,相互帮衬,这样的生活就很不错了!

发布于:浙江

上一篇:好友谈罗大美遇害后家庭变化:他爸爸常蹲在墙脚抽闷烟抹眼泪,妹妹被迫无奈地长大
下一篇:从小被允许吃冷饮,和被父母限制吃的孩子,长大后差距明显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