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陆军)
亲爱的“陆粉”
还记得她么?
“十大标兵”颁奖仪式的金话筒
“小陆有约”知性睿智的访谈者
“一陆有你”伴你入眠的好声音



掌声献给咱们
陆军融媒体中心的优秀主播
崔冠楠
从绿色军营
一路走到全国大赛赛场
她带着志愿组
决赛第一名的优异成绩和
“金牌志愿讲解员”殊荣
从长沙凯旋

▲左8为崔冠楠
就在昨天
由中央宣传部、文旅部
国家文物局和湖南省政府
联合主办的
第五届红色故事讲解员大赛
在湖南长沙落下帷幕
本次大赛主题为“胜利号角的回响”
旨在用新时代视角
创新表达形式
讲好红色故事
为民族复兴凝聚精神力量

咱们的主播
来自陆军第82集团军某旅的
崔冠楠在军地175名
优秀讲解员中脱颖而出
勇夺志愿组决赛第一名
获评“金牌志愿讲解员”

“我们部队的前身
就是彭雪枫率领的
新四军第四师骑兵团……”
英雄传人讲述英雄故事
巧合的是
崔冠楠抽到的决赛题目
正是讲述彭雪枫的抗日事迹

“入伍第一天
我听到的第一个英雄的名字
就是老师长彭雪枫”
备赛期间
崔冠楠暗下决心
“20年后的今天
我想我有责任在更大的舞台
讲好老师长的英雄事迹
向更多人传递
那份融入血脉的忠诚与信仰”

决赛现场
崔冠楠从老师长与夫人间的
87封家信为切入点娓娓道来
越是这样平凡的细节
越是直击内心
铁骨铮铮的豪迈背后
总是藏着家国情怀的深沉
崔冠楠动情的讲述
让台下许多观众都湿润了眼眶

“老师长,您听到了吗?”
她的声音略带哽咽
轻轻地问岁月那头的老师长
短短几字重如千钧
像一座无形的桥梁
将苦难辉煌的过去与
奋进昂扬的今天相连
将革命先辈的崇高精神
讲给新时代的听众

金牌是汗水浇灌的奖章
更是新时代革命军人
使命担当的见证
从单位史馆的方寸讲台
走到全国大赛的聚光灯下
荣誉背后是无数个日夜的坚持

“每一步路都不会白走”
崔冠楠这样形容
一路的艰辛和收获
为了追寻英雄足迹
她跋涉千里探访先辈后人
一字一句记录口述
为了还原真实细节
她查阅海量史料
与战友一起
反复打磨讲稿20余次
为了增强情绪共鸣
她对着镜子练习表情
并用手机录下反复观看纠错
……

“每次看到听故事的人
时而泛起泪花
时而陷入沉思
我就知道
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
作为红色故事讲解员
崔冠楠对革命先辈的英雄事迹
再熟悉不过
也正因为读懂了他们
才坚定了自己的信念
“老师长走了
但他的精神被传承了下来
我们接过先辈手中的‘雪枫刀’
就要用自己的方式擦亮刀锋”
崔冠楠激动地说

20年军旅路漫漫
崔冠楠常以不同角色
辗转于各项工作任务间
但她用声音传递力量
用传统激励人心的初衷一直不变
将个人成长融入部队发展的
前进轨迹始终未改

她是史馆解说员
17岁参军入伍
兵之初的崔冠楠成为一名讲解员
从那时起她就坚定信念
一定要讲好先辈的故事
讲好普通官兵奋斗强军的事迹

她是一线“兵记者”
多次深入演训一线采访报道
踏过皑皑白雪
翻过达坂冰河
崔冠楠用镜头和文字
记录强军故事
也探寻故事背后
军人的责任与担当

她是优秀政治教员
有精彩的强军故事
有扎实的理论功底
再加上常年打磨练就的表达技巧
崔冠楠的授课总能带给人惊喜
凭借出色表现
2022年
她被陆军评为“优秀政治教员”

她是“星火播种者”
与战友共同创办
“忠诚之声”广播和
“逐梦铁骑”工作室
更作为战区陆军“忠诚号”
和集团军“万山红遍”
理论宣讲服务队成员
深入演训一线
传播党的声音

她是咱们的主播
曾多次主持
陆军“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标兵
颁奖仪式
“奋进新征程”强军音乐会
“小陆有约——标兵面对面”访谈
……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
每一代人都要走好
自己的长征路
比赛结束后,离开长沙前
崔冠楠在她备赛本的最后一页
写下了这句话
“我想一直讲下去
把强军故事讲给更多官兵听!”

值得一提的是
本次比赛中
同样来自第82集团军的马清
获得了“优秀讲解员”(专业组)殊荣
两位陆军代表
一双铿锵玫瑰
创下了陆军部队
参加该项全国赛事以来的
历史最好成绩
为她们喝彩
▶▷撰文:黄紫维;摄影:沈万腾(部分图片来自比赛组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