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确认"阵风"战机损失不是3架是5架 印度全国愤怒了

当地时间7月17日,一则来自英国的军事情报在印度国内引发轩然大波。

英国知名军事杂志《空军月刊》披露,印度空军在5月与巴基斯坦空军爆发的空中交火中,实际损失多达5架“阵风”战斗机,远高于此前官方对外宣称的3架。

英媒报道截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英媒报道截图

此消息一经曝光,印度民众才发现原来这一切都是莫迪刻意营造的胜利。

据《空军月刊》执行编辑艾伦·沃恩斯透露,其杂志通过印度和法国方面的内部消息源,证实了5架“阵风”战斗机在5月印巴冲突中遭受重大损失的情况。

按照英媒的说法,其中3架“阵风”在空战中被巴基斯坦的“霹雳-15E”导弹击中,当场空中爆炸解体,另有2架虽成功返航,但其中1架被列为直接报废,另一架也已无法修复。

英国方面还指出,法国达索公司曾数次要求派技术人员前往印度空军基地检查战机损毁情况,但印度方面以“保密”为由,予以拒绝,消息人士透露,这种“刻意封锁”的做法更像是对现实战损的“遮羞布”。

坠毁的战斗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坠毁的战斗机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空军月刊》指出,印度方面甚至不允许原制造商法国方面了解受损飞机的真实状况,这在国际军事合作中属极为罕见。

按惯例,发生战机战损事件后,制造商通常会进行战后评估与技术支持,避免类似故障或损害再次发生,但印度此次的做法,显然带有浓重的“政治考量”。

这一消息一经披露,印度国内舆论立即炸锅,多家本土媒体对英国报道提出质疑,甚至有记者指责《空军月刊》“为巴基斯坦宣传机器背书”,但在缺乏详细反证的情况下,这种反驳显得更像情绪宣泄。

图为莫迪 资料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为莫迪 资料图

印军高层至今未对该报道作出正式回应,印国防部也未发布任何书面否认声明,只在非正式渠道上表示:“部分战果夸大失实”。然而,有媒体指出,2019年印巴空战期间,印度同样拒绝承认一架苏-30MKI被击伤,后续也未对外公开维修情况的细节,颇有“前科”。

事实上,印度军方在对外公关方面一向善于“管控战果”,无论是高调宣布国产战机自研突破,还是在实战中的战绩通报,其官方说法往往与外界独立评估存在不小出入。

要知道,“阵风”战斗机是印度近年来引以为傲的空军主力机型,堪称莫迪政府军事现代化的一张王牌。从法国引进的36架“阵风”,总采购金额高达88亿美元(约合6400亿元卢比),平均每架高达2.5亿美元,堪称印度空军最昂贵的空战资产。

然而,这批“阵风”不仅在数量上远远不及邻国空军的现役主力,而且在实战中暴露出的脆弱性,已使外界开始质疑其“战略价值”,若英媒所说属实,仅一场冲突就损失了5架“阵风”战斗机,相当于整个机队的近七分之一,其打击不仅是经济层面,更是印度空军士气和信任危机的双重打击。

分析指出,作为外购产品,“阵风”在印度没有本土生产线,这意味着一旦受损,将无法像苏-30MKI那样进行模块化维修或重组,任何一次战损几乎都是不可逆的沉没成本,而印方一再阻止法国技术人员介入,进一步坐实了战机报废的可能性。

《空军月刊》在其8月刊中还进一步指出,与“拉瓦”的印军不同,巴基斯坦空军在此次交火中展现出令人惊讶的电子战能力和战术适应力,尤其是对“阵风”的雷达频段进行有效侦测,搭配“霹雳-15E”导弹实施精准打击,显示出相较印度空军更强的实战协调水平。

尽管印度在装备总量和财政预算上远超巴基斯坦,但从多次实战表现来看,巴方在战术训练、联合作战和实时响应方面,正在拉近与印度的差距。特别是其近年来从中国引进的新型战机和雷达技术,正在改变南亚空中力量的格局。

从这个角度看,“阵风”的落败并非孤立事件,而是印度空军在现代战争中体系劣势的缩影,高端战机虽重要,但若缺乏完整的数据链支撑、联合作战能力与人员训练,其价值就很可能沦为“空中摆设”。

莫迪政府长期将军购视为政治加分项 资料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莫迪政府长期将军购视为政治加分项 资料图

除此之外,此次“阵风战损门”可能成为印度政府一场舆论危机的开端,莫迪政府长期将军购视为政治加分项,“阵风”的引进被视作摆脱俄式装备依赖、向西方靠拢的象征性举措,如今一旦“豪车”被打成废铁,势必引发公众对政策合理性的质疑。

尤其是在国内经济增长放缓、通胀居高不下、失业率回升等问题同时爆发的背景下,军购高价与实战表现不符,将成为反对派攻击莫迪政府的好机会。

一些国会在野党已经在社交平台上公开质问国防部:人民用纳税钱买的战斗机,去了哪?

信息来源:
空军月刊:《巴基斯坦空军声称印度阵风战斗机被击落》

上一篇:42万枚炮弹运往乌克兰 特朗普反帮普京一个大忙
下一篇:媒体:美在拉美和加勒比有76个军事基地 却说很怕中国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