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个计划,要占据一席之地”

参考消息

【今日导读】中国凭借以低成本制造业生产和出口为基础的模式,在过去几十年实现了超高速增长,如今正努力在最前沿领域占据一席之地。

机器人P6-4是中国机器人公司魔法原子开发的人形机器人“小麦”的原型机。6月的一个清晨,该公司在总部入口处部署了多款机型。它位于江苏省苏州市的一座科技园区内。与此同时,魔法原子的另一款人形机器人原型P6-5在庭院里不知疲倦地奔跑。还有四足机器人带着仿生狗的数字面部表情,在记者身旁表演特技。

在大楼内,机器人P7-2正站立等待与人交谈。它身高1.74米,体重67.5公斤。与它交谈似乎与跟任何人工智能交谈没什么不同。但实体存在改变了感知。P7-2会伸出手,能够执行命令并完成预设任务,这让人既感到害怕又感到安心。

最近,这些机器人在中国各地的媒体上频繁出现。

人形机器人作为人工智能与先进制造技术的结合体,已成为美国与中国之间竞争的一部分。随着中国在地缘政治棋盘上的地位不断提升,这场竞争愈演愈烈。两大巨头之间的激烈竞争在很大程度上诠释了当下这个充满关税壁垒和技术限制的时代。这场竞争的结果无疑将定义21世纪全球舞台上的权力格局。

两国在这场较量中都押上了重注。技术主导权是未来经济实力的投射,其影响范围可延伸至太空竞赛,而北京与华盛顿正在这场竞赛中展开激烈角逐。中国凭借以低成本制造业生产和出口为基础的模式,在过去几十年实现了超高速增长,如今正努力在最前沿领域占据一席之地。

“中国对引领这一新阶段有着非常强烈的愿望。”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副教授殷晓鹏表示。这位学者指出,中国正寻求在新技术领域脱颖而出。“中国模式”——政府与企业之间存在高效协作已被证明是世界上最有效的模式之一。

在中国,科技已融入日常生活。到访该国的人很快就会发现科技无处不在。酒店、餐厅等场景中都能见到服务机器人,它们甚至能与警察一同巡逻。目前大多数机器人还不是双足行走型机器人,但种种迹象表明,未来许多机器人将实现双足行走。人形机器人领域仍处于初级阶段,尽管中国并非该技术的发明者,但已在这一领域占据了领先地位。

这一趋势在多个领域均有体现。作为亚洲巨头,中国目前领跑全球新能源汽车生产,不仅销售汽车,还向欧盟等地区出口技术。此外,中国在绿色转型中的其他关键技术领域也处于领先地位。由无人驾驶出租车和无人驾驶公交车组成的车队已在多个中国城市投入运营。无人驾驶“空中出租车”开始成为现实,首批公司已获得运营许可。

每个里程碑都受到国家媒体的关注。与此同时,中国领导层也谈到中国在量子计算、生物技术和人工智能等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甚至有一个术语来概括这一切——“新质生产力”,既呼应了马克思主义,又展望了技术梦想的未来。

国家战略正转化为实际行动。根据经合组织最新数据,2023年中国研发支出增长率达8.7%,高于经合组织平均水平,且远超美国(1.7%)和欧盟(1.6%)的增幅。按购买力平价计算,2023年中国研发支出达到美国水平的96%,而十年前这一比例仅为72%。

本文由西班牙《国家报》网站7月6日发表,原题为《中国有一个计划:通过技术创新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占据一席之地》,作者是吉列尔莫·阿夫里尔。

上一篇:特朗普:若鲍威尔误导国会就该“立即辞职”
下一篇:道指收跌0.37%,英伟达创收盘新高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