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无代餐”的她,为何一拍剧就“翻车”?

来源:三联生活周刊

在女频网文的世界里,尾鱼是极特别的存在,几乎没有“代餐”。多数女频网文沉迷于甜宠与宅斗时,尾鱼笔下的女性正跋涉在戈壁滩追捕凶简,或于玉门关与妖鬼对峙。尾鱼的写作糅合悬疑、冒险与志怪元素,流淌着独特的灵异诡谲,吸引了不少死忠粉。

近年来,尾鱼的作品成为影视市场的香饽饽,版权遭哄抢,改编消息不断。可惜,最有特色的她,作品一搬上荧屏就大走样。改编自《半妖司藤》的《司藤》差强人意、倪妮与白宇的《西出玉门》播出平平,其余几乎全军覆没——《怨气撞铃》变成豆瓣3.2分的《示铃录》,《开封志怪》变成豆瓣4分的《玉昭令》,时下刚刚完结的刘浩存与宋威龙主演的改编自《七根凶简》的《七根心简》,豆瓣开分6分,勉强及格。 

尾鱼IP影视改编屡屡“翻车”,源于影视版本弱化了女性杀伐果决的气质,把诡谲的氛围简化为五毛特效和廉价棚拍,最终丢失了尾鱼作品的别具一格。

文|曾于里

尾鱼的小说为什么受欢迎

我们所熟悉的冒险题材网文或影视剧,大多是男频视角的创作。比如两大顶级盗墓探险IP《鬼吹灯》和《盗墓笔记》,男性是探险叙事的绝对核心,他们背负使命、身怀绝技,在古墓荒漠中展现胆识与智谋,纵有女性角色,譬如《鬼吹灯》里的Shirley杨,更多是点缀。

尾鱼是一个“异类”,她的网文里,女性主人公们不困于庭院、不耽于情爱,而是背着行囊走进荒漠、踏入诡谲的未知之地,在险象环生的冒险中,破解谜团、对抗邪恶,说明了探险从不是男性的专属疆域。比如《七根凶简》中的木代,带着三重人格的复杂特质,与伙伴们深入云南村寨、重庆江湖,在“渔线人偶”“老蚌大战”等离奇事件中,以武勇与智慧对抗上古邪祟……

也自然地,她笔下的女性都很“飒”,武力智力双双在线,拥有强烈的主体性,自始至终都非常清楚自己要什么。比如《半妖司藤》司藤说“玩阴谋?论辈分,阴谋都得叫我一声祖宗”,《西出玉门》叶流西说“我现在是在拿借来的命看风景”……她们不见得是“完美英雄”,有缺陷、有阴影,也会恐惧会犹豫,但女性的冒险旅途,也是一段成长之旅。《怨气撞铃》季棠棠从逃避到直面身世,叶流西从失忆到找回使命,司藤与白英最终和解对抗丘山……

尾鱼的小说里并非没有言情,但男女主角的设定更多是“女AO”或者“双强”。《半妖司藤》的灵魂人物是司藤——一个从民国复活的大妖,冷静、强大、智力与武力双双在线,男主更像她的“挂件”;《西出玉门》中,主导探险节奏的是叶流西,她挥刀斩敌、独闯险境、断臂求生,这种决断力在传统女;《七根凶简》木代敢爱敢恨,在罗韧对感情有所顾虑的时候,木代直言:“罗韧,你说不想我冒险,不想我受伤害,我想跟你说,即便离开你,可能我还会跟着另一个我爱的人冒险的,也会受伤的。未必你离开我了,我就能安安稳稳的过一辈子了,你又不是我。”

尾鱼的冒险故事,并不只是把灵魂人物从男性换为女性而已。她善用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并将其转化为故事的精神根基。《西出玉门》里,尾鱼将汉武帝“绝妖鬼于玉门”的脑洞设定与玉门关的地理实体结合;《七根凶简》以老子骑牛过函谷关的传说为引,虚构出凤凰鸾扣封印七根凶简的上古秘辛,让现代探险者的收简之旅与道家文化、历史传说深度勾连……

尾鱼很少构建完全架空的世界。她笔下的故事扎根于我们熟悉的土地,敦煌的戈壁、罗布泊的盐碱地、青海的囊谦县、成都的老街——这些真实的地名成为她故事的舞台,一旦进入都市,她笔下的市井生活亦栩栩如生。《西出玉门》一上来,尾鱼就以“旅人”的视角去描写玉门关内西安回民街热闹的人间烟火气;《七根凶简》一开篇,以重庆解放碑的现代繁华场景为背景,通过身着传统服饰、拎鸟笼漫步的万烽火与周遭环境形成的反差,展现重庆市井的多元包容、不紧不慢……虚构的故事多了份真实感,离奇的情节仿佛就发生在自己熟悉的街头巷尾。

概而言之,尾鱼开辟了一条将悬疑冒险、神话民俗、市井诡谲与现代女性意识相融合的别致路径,不仅在女频里独树一帜,跟男频常见的盗墓探险等相比,更是另一番天地。

大女主的弱化

尾鱼的作品或许没有晋江文学城一些爆款言情文热度那么高、那么“下沉”,但因为没有“代餐”,且尾鱼小说的文学水平较高,死忠书粉很多,她的网文IP也一直遭到市场哄抢。《怨气撞铃》《开封志怪》《半妖司藤》《西出玉门》《三线轮回》《七根凶简》均以完成影视改编并播出,《枭起青壤》(迪丽热巴、陈星旭主演)、《龙骨焚箱》(景甜、张彬彬《司藤》后二搭)尚未播出。

若从IP出售角度看,尾鱼是最受欢迎的网文写手之一,写的网文几乎都卖出去版权;但从IP改编质量来看,她又是运气最差的之一。就已播出的六部改编剧来看,一部上豆瓣7分的都没有,唯一称得上口碑好点(后期烂尾,导致评分跌破7分)、热度不错的就只有《司藤》。

尾鱼的小说搬上荧屏就走样,女性角色被弱化是重要原因。原著中“女AO”或“双强”的设定,到了剧集里,要么女性的魅力和战斗力有所弱化,要么言情线被刻意拉长。

《怨气撞铃》季棠棠身负能感应怨气的铃铛,在荒野戈壁间穿梭,为逝者化解执念,她也在这一过程不断成长,从娇生惯养到直面命运,是很典型的“成长型大女主”。《示铃录》套用原著的IP设定和女主角的通灵能力,却对剧情进行大量魔改,情节牵强附会,男主凸显,季棠棠的成长线严重弱化,沦为扁平的女性,豆瓣3.2分不冤

《玉昭令》魔改女主角端木翠,小说中她是杀伐果决的上仙/女将军,剧中却被弱化为“傻白甜”,武力值大大削弱,男女主大量暧昧互动取代了志怪探案的主线情节。

《西出玉门》中,倪妮版叶流西还原度挺高,又帅又飒。但感情戏还是拖沓,因为那些可以彰显女性高光的关键主线内容被压缩了叶流西打架、闯关、搞事业的戏份快速带过直接略掉。悬疑探险的节奏一弱,感情互动就显得格外突出。

尾鱼一度为自己小说被魔改而愤慨不已。202111月,她在微博上晒出与制作方的对话截图,她建议对方:“绝对不能这么改,这人设、故事全不一样了。”但影视方的回应是:“你不是专业的,不了解市场,观众就喜欢这样人设和故事。”把尾鱼气得不行,尾鱼表示以后卖版权时要在合同中写明作者有剧本编审权,不然就不卖了,“不想赚这钱了”。

制作方之所以弱化女性战斗力、给言情线加戏,暴露双重认知局限:一方面是对市场需求的误判,仍沉溺于男强女弱的陈旧叙事模板,将性别刻板印象等同于观众喜好;另一方面是对女性探险叙事的系统性忽视,背离了尾鱼作品中女性角色的自主性与力量感——她的女主角为真相冒险、为生存战斗,爱情只是途中的风景,而非全部意义。

这一回的《七根心简》,剧本明明经过尾鱼编审,可观众的观感里,女主角木代仍然被弱化了。小说中有这么一个情节,木代跟踪罗韧,并挂在外墙上偷听,罗韧明明已经发现了木代在跟踪他,他故意在屋内点燃香烟,但人已经离开了屋子。等到木代反应过来进屋时,才发现被罗韧耍了……

在这个桥段里,可以看出罗韧直觉敏锐、心思缜密、善于布局,但木代也不弱,她选择隐蔽角度盯梢,攀爬高楼时动作利落、力道精准,偷听时分析布局的意图,发现不对劲后迅速反应冲入房间,身手、观察力与应变能力皆不容小觑。虽然被摆了一道,这场戏的本质仍是“双强”的斗智斗勇。

影视化时,整个桥段被呈现为罗韧“戏弄”小白兔——木代挂墙费劲、罗韧语气轻佻、木代被气到呼呼喘粗气(刘浩存的表演就是小女生被戏耍的气闷)、配乐也是滑稽喜剧风格的,让斗智斗勇变成“霸总戏弄灰姑娘”,木代处于完全的下风,“小白”气质太重,沉不住气。

所以,剧本看着很还原书籍,但男性导演怎么理解剧本、演员怎么呈现角色,也会让女性角色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气质。

诡谲的消弭

尾鱼小说搬上荧屏就走样,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在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下,原著中极具特色的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及人文地理元素被大幅剔除,市井与奇幻的交融大打折扣。

譬如《西出玉门》以汉武帝“绝妖鬼于玉门”的脑洞设定为核心,将玉门关内构建为妖鬼横行的平行世界,但剧版中“鬼门关”改为“诡门关”,“妖鬼”变成含糊的“异兽”,“玉门关”“罗布泊”改为虚构的“钰门关”“达尔泊”,神话根基被抽空,关内世界沦为普通奇幻冒险场景,失去原著“历史志怪+地理悬疑”的非凡质感。又如《七根凶简》将七根凶简与上古巫术、五行学说深度绑定,每个凶简对应的案件都暗含民俗隐喻,剧版简化为“上古陨石带来的神秘力量”,“凶简”改为“心简”,弱化邪物寄生的诡谲,失去原著借神话探讨人性恶的深度……

因为对于稗官野史、民间巫术、地方传说等的深度挖掘,并形成奇特的脑洞,尾鱼的小说常常带有灵异诡谲的风格,令人不由得一惊。《七根凶简》中,“渔线人偶”案件里被凶简操控的杀手,其作案手法源自民间“提线木偶”的邪异想象,“数百道密密拉起的渔线,拉线上血色渍然”,被杀害的人“就那样僵直而扭曲地缠身在线网之中,而地上,鲜血的细流正开始慢慢汇集”,在惊悚氛围中直指人性被操控的悲哀。剧版《七根心简》无法详细还原,邪气的场景只剩开篇一张定格的照片,之后也只是在当事人的回忆里碎片化呈现,诡谲进一步消弭。

制作能力的不足和不用心,让这一切雪上加霜。

《七根心简》的推广热搜“七根心简能演的都演了”高挂,看起来书中的名场面尽量保留,呈现效果却捉襟见肘。比如大战老蚌精,从海里大战改为沙漠(显然是方便棚拍),特效质感差,抠图感明显,所谓的“虚拟拍摄”粗糙得令人发指。

最难以理喻的是,很多市井生活场面竟然也棚拍尾鱼的一大魅力是将诡谲的故事深植于现实土壤,读者在阅读时,会不自觉地产生一种错觉:那些离奇的情节或许就藏在某条街角的阴影里,那些神秘的人物可能刚刚与你擦肩而过。《七根简》的呈现与此背道而驰,本应鲜活生动的市井生活也被置于棚内拍摄,消解了原著赖以生存的现实质感。特效经费不够,勉强可以理解,但实景拍摄市井生活没什么难,制作方的取舍显然更倾向于赶工与成本控制,这种偷懒是完全不应该的也让尾鱼笔下那个亦真亦幻的世界坍塌。

每每尾鱼的一个IP被毁,演员的粉丝会挽尊说,因为审查所以很多东西拍不了云云。也许外力会让尾鱼小说这把锋利的剪刀剩下半把,但半把剪刀依然可以锐不可当。改编相对成功的《司藤》,就说明了尾鱼作品的精髓并非不能还原极具辨识度、不流于口号层面的“大女主”(主导探案、对抗悬门),将女性成长与冒险类型深度绑定;在实景拍摄(西南密林)与服化道上倾注了大量成本,尽可能还原“妖类在人间”的人间诡事……

尾鱼的故事确实难改编。她的作品需要深谙女性叙事的编剧导演,精准捕捉大女主角色的独立灵魂,避免将探险主线异化为恋爱附庸;又要求制作团队具备驾驭奇幻元素的能力,将神话传说与现实地理景观有机融合,营造出市井诡谲的氛围。“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虽然难,但尾鱼的作品无疑是值得改编的,也需要懂得的人更用心地对待与呈现。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