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现在姥姥带娃越来越多?这3个真相,当妈的都懂

姐妹们,你家孩子谁带得多?是姥姥还是奶奶?

昨天在小区遛娃,几个妈妈凑一块儿聊天,话题不知不觉就拐到“谁家老人带娃”上。

结果一圈问下来,10个里有7个是姥姥在主力带娃。

有个二胎妈妈苦笑说:“生老大时婆婆拍胸脯说‘生完我来带’,结果孩子一哭她就说‘找你妈去’;现在生老二,我直接求我妈来,虽然累点,但心里踏实。”

这话听着扎心,但特别真实。

为什么越来越多妈妈,宁愿“麻烦”自己亲妈,也不愿让婆婆带娃? 这3个真相,当妈的都懂。

1. 姥姥带娃是拼命,奶奶带娃是帮忙

去年我堂妹生孩子,婆婆就在同小区,但月子里只来过三次,每次待不到两小时就走,理由是“腰疼抱不动娃”。

最后是我婶(堂妹亲妈)连夜从老家赶过来,一进门就系上围裙,忙碌起来。

炖汤、换尿布、哄睡全包,半夜孩子哭,她蹑手蹑脚把娃抱去客厅哄,就怕吵醒我堂妹。

有次孩子发烧,我婶一晚上没合眼,物理降温、喂药、量体温,第二天我堂妹发现她站着都能打瞌睡。

可问她累不累,她只会摆手:“你小时候生病,我也是这么熬过来的。”

姥姥带娃哪是什么“经验丰富”?不过是看不得女儿受苦。

哪管自己一身疼痛,只要闺女一句“妈,我搞不定了”,她立马就能变身“超人”,来到你身边,为你排忧解难。

2. 奶奶爱当“指挥官”,姥姥甘当“辅助”

同事吐槽,她婆婆带娃时总把“我们那时候”挂嘴边:

  • 孩子一哭就说“奶不够,得加奶粉”(实际母乳充足);
  • 3个月非要喂鸡蛋羹,说“不吃盐没力气”;
  • 同事买件39元的婴儿连体衣,婆婆能念叨三天“浪费钱”……

最近,她换了亲妈来带娃,她发现会甘当“辅助”,很有分。

比如,姥姥会问:“孩子几点吃辅食?我先温着。”

同事说“网上说别用学步车”,姥姥虽然心想“以前都用,为啥现在却不能”,但还是把学步车收起来了。

偶尔育儿观念冲突,拌两句嘴,姥姥照样乐呵呵做饭去了。

姥姥的“分寸感”是刻在骨子里的——她知道这是女儿的家,自己来是“搭把手”,不是“当领导”。

而有些奶奶带娃,总忍不住把儿子家当自己家,尿布怎么换、辅食怎么做全要按她的来,矛盾自然就多了。

3. 婆媳吵架记一年,母女吵架隔夜忘

还有个扎心现实:育儿矛盾发生时,亲妈和婆婆的处理方式天差地别。

我闺蜜生孩子时,婆婆坚持用尿布,结果孩子红屁股,闺蜜说了两句,婆婆当场摔盆子:“嫌我带得不好你自己来!”

后来换成姥姥带,同样用尿布,但闺蜜一说“孩子屁股红了,还是换尿不湿吧”,姥姥马上点头:“行,你说用啥就用啥。”

很真实的事实,亲妈和女儿吵架,吵完买条鱼回来炖汤,这事就翻篇了;但婆媳吵架,可能连“鱼汤该不该放姜”都能变成新一轮战争。

其实,小书虫妈妈想说:不是奶奶不好,而是姥姥更“懂”女儿!

说实话,没有哪个老人带娃是轻松的,奶奶们未必不疼孙子,但姥姥们多了一份“将心比心”:

- 她记得女儿小时候多难带,所以更体谅你的崩溃;

- 她知道女人产后激素波动大,所以不和你较真;

- 她明白“边界感”对一个小家庭多重要,所以从不越界。

其实哪有什么“姥姥比奶奶好”,不过是妈妈们在自己亲妈面前,终于能理直气壮说一句:“妈,我太累了,你帮帮我。”

你家娃是谁带得多?来评论区聊聊~

上一篇:冷知识:宝宝可能根本听不到胎教
下一篇:婴儿参加婚礼,谨记“3个坑”,可能给宝宝带来伤害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