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工匠】张霁明:0.1秒的追光者

来源: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高技能人才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他们钻研新技术,拓展新工艺,奋力奔跑在新赛道上,引领着新职业的发展方向。我们来认识全国劳动模范、来自一线的电力维修人员张霁明。

在宁波市鄞州区,今年二季度的重点工程陆续开工。张霁明来到一家生产航空航天产品零部件的企业,检查这里的配电网故障隔离自愈设备是否运转正常,确保工程中突发电压电流波动,能快速恢复供电。

张霁明三岁那年,一次药物过敏导致双耳失聪,日常交流只能靠助听器和看口型,而他依靠勤学苦练,硬是把17本设备说明书的10多万条装置参数牢牢记在脑子里,从一名普通电力检修工,逐渐成长为国网浙江电力首席专家。

2008年,国家电网提出建设FA系统,也就是配电网故障隔离自愈技术,当电网线路出现问题,能在100秒左右自动修复。作为全国试点之一,张霁明带领团队拿着一张设计图纸开始了摸索。

线路怎么布局最合理?开关柜装在哪里最合适?到各个小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园测量后,他们按比例制作沙盘反复推演,系统终于初步搭建起来。然而,一场大雨过后,系统全部瘫痪了。

张霁明找来设备厂家的技术员,在风雨天测试,请教编程专家反复推算。两个月里,设计了100多稿图纸,模拟制作了10多块电路板,终于完成了FA系统搭建,并且把设计理论中的100秒缩短到了50秒。

工业企业的数字化、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对电压电流稳定性的要求也愈加苛刻。国家电网给出了新的设计方案,把故障恢复时间再缩短。 

新系统运行时,一个智能开关模块会产生215个不同类型的信号,延伸出上万条数据。密密麻麻的模块上,任何一个小元件出问题都得推倒重来。

张霁明找设备厂方请教物联网知识,抱着技术资料翻来覆去地比对400多条报警信息,调试了20多万个电气信号。 一年后,供电故障恢复速度从50秒压减到了0.1秒,在全国电网系统推广,每年为企业减少损失10多亿元。

工业企业在不断迭代升级,虽然复电时间已经达到毫秒级,而张霁明还在向极限发起挑战。

上一篇:神十九飞船顺利撤离空间站 计划于今日中午返回东风着陆场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