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民航之翼

2025年4月19日,两架由成都航空湿租给越南越捷航空的C909飞机正式开通“河内-昆岛-胡志明”航线,标志着中国商用飞机在越南开启商业运营。
这不仅是中国国产民机正式叩开东南亚核心航空市场,而且意味着美国想通过关税大棒对中国实施围追堵截的企图已然破产。
一方面是中国航司推迟接受波音飞机,另一方面是中国商飞C909进入新的一国民航市场。
这恐怕是特朗普非常不愿看到的景象。
一、突破封锁,C909展现中国力量
长期以来,全球民用航空市场尤其是干线客机领域,一直被波音和空客两大航空巨头垄断。
支线客机,则主要由巴航工业和加拿大庞巴迪控制,当然后来庞巴迪被空客收购,改为A220系列飞机。
美国凭借其航空工业的先发优势和技术积累,在国际航空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并通过各种手段限制其他国家航空工业的发展。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C909飞机的出现,无疑是对欧美航空垄断地位的有力冲击。
另外C909飞机也是为C919的研发、制造和推广奠定了坚实基础。
C909飞机的诞生,无疑是对欧美航空产业霸权的挑战,而C909成功进入越南市场,更是在重重封锁下撕开了一道口子。
美国为维护自身航空产业的利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关税手段便是其中之一。
特朗普让美国再次伟大,让制造重回美国,设置高额关税,妄图从经济层面遏制C909飞机、C919等中国制造的国际化进程。
其目的在于抬高中国民机在国际市场的成本,降低价格竞争力,使得中国民机在与波音等同类机型竞争时处于劣势,难以在海外市场获得订单 。
然而,C909突破了这一困境。
二、模式创新,加快C909国际市场开拓
不同于传统飞机租赁或出售,成都航空采用湿租模式:
湿租是一种国际通行的飞机租赁方式,出租方不仅提供飞机,还提供机组人员、安全管理、维修保障以及运行控制等方面的支持。
这种方式能最快让越捷航空实现商业运营,让航司的利益最大化。
数据显示,东南亚三航司运营的15条C909航线准点率达97%,远超该地区78%的平均水平,用实战业绩击碎了西方关于"中国制造不可靠"的偏见。
三、地缘破局,构建非西方航空生态圈
在波音空客双寡头垄断的航空版图中,C909通过差异化定位开辟新战场:
针对东南亚岛屿众多、短途航线密集的特点,其2800公里航程完美覆盖"胡志明-雅加达"等黄金航线。
更深远的是,中国正以C系列飞机为载体,推动建立"亚洲适航标准联盟",已有6个国家就相互认证展开谈判。
这种标准制定权的争夺,直指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和欧洲航空安全局(EASA)把持百年的技术话语权体系。
四、运输成果,25万人次的信任投票
截至2024年4月,C909在东南亚累计运输旅客突破25万人次,相当于每天有15架次满载的C909翱翔在南海之上。
这些数字背后是革命性突破:
老挝万象-琅勃拉邦航线采用C909后,单程票价下降40%,激活了当地旅游经济;
印尼翎亚航空通过混合租赁模式,将机队扩张成本降低60%。
这种"中国方案"正在改写全球航空业的游戏规则。
五、挑战仍在,技术自主和盈利能力
不过,C909短期内仍面临着几大挑战:
一是国际市场开拓困难。
在国际市场上,C909面临着来自波音、空客、巴航工业等航空巨头的激烈竞争。
这些公司在全球航空市场占据主导地位,拥有成熟的产品线、广泛的客户群体和完善的销售及服务网络。
C909作为新进入者,需要在性能、价格、服务等方面具备突出优势,才能在国际市场中赢得一席之地。
二是国内市场需求变化。
国内支线航空市场发展仍不尽如人意,几家支线公司经营效益仍不太乐观。
同时,随着国内高铁等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对支线航空市场也会产生一定的冲击,影响C909的市场需求。
三是技术仍未完全自主。
C909目前使用的是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CF34 - 10A发动机,在国际技术封锁的背景下,存在一定的供应风险。
一旦面临发动机断供等情况,可能会影响C909的生产和运营。
四是盈利能力有待提升。
客观的分析,C909面临着利用率不高、座公里成本过高、盈利能力不强的问题,需要尽快加以解决。
我们相信,这些问题将会得到解决,事实上,要引进中国制造的民机的国家和航司越来越多。
据悉,马来西亚航空正在考虑购买中国国产飞机,中国商飞的三款商用飞机C909、C919和C929都在评估范围内。
当C909的引擎轰鸣响彻中南半岛,这不仅是金属与气流的物理碰撞,更是中国高端制造业冲破技术铁幕的时代强音。
中国商飞用C909、C919证明:
真正的技术封锁,封锁的从来不是别人的进步,而是自己的未来。
C909飞机在越南开启商业运营具有里程碑意义,它是中国国产飞机打破美国封锁、走向世界的重要标志。
随着C919即将投入国际航线,这场航空业的"破壁之战",正进入更具战略意义的深水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