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学专家夏玉清逝世,20岁时奔赴抗美援朝战场救护伤员

澎湃新闻记者从相关方面获悉,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首都国医名师、主任医师、离休干部、硕士生导师、德高望重的针灸学专家夏玉清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4月16日逝世,享年92岁。

夏玉清是我国著名的针灸学专家、电热针疗法创始人、北京针灸骨伤学院奠基人,毕生致力于中医药事业,在针灸技术创新与疑难病症治疗领域建树颇丰。夏玉清同志于1932年11月出生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1949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毕业于佳木斯医学院医疗系;1951年,作为外科医生随志愿军奔赴朝鲜战场;1952年,参加中央卫生部针灸研究所针灸师资班,跟随朱琏教授学习针灸,从此踏上针灸研究之路;1960年,从哈尔滨医科大学本科毕业,持续夯实医学基础。

夏玉清因年少时父亲患肾结核被一名中医大夫免费治愈燃起学医助人兴趣。高中毕业后,夏玉清因解放战争需要,成为一名外科医生。她16岁入伍,成为外科医生队的一分子,在枪林弹雨中做手术、照料伤员。1951年,抗美援朝战争开始后,已经在佳木斯医学院外科工作的她又奔赴朝鲜战场。

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夏玉清舍生忘死,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不分白天黑夜救护伤员。那时候她仅20岁,勇敢上了战场,心中只有大义。飞机一天内无数次来扫射,炸弹坑比比皆是,前线和后方已经没有界限。面对危险,夏玉清争着到隐蔽性强的小树林里放哨,说“手术医疗队不能总在洞里待着,要随时准备接收伤员。”有一次,突如其来的一颗流弹从她胸口处擦了过去。当她解开厚厚的棉袄检查时,发现里子都焦糊了。朝鲜战场恶劣的生活条件以及过度劳累令她胸椎结核复发,再加上感染恶性疟疾,迫不得已回国治疗。

1952年,在毛主席的倡导下,全国首次推广中医针灸,夏玉清通过层层选拔,成为黑龙江省入选者,进入中央卫生部针灸实验所(现中国中医科学院)深造,跟随朱琏教授学习针灸。期间,她系统学习传统针灸理论,并赴西藏参与民族卫生工作。一次临床实践中,她以针灸成功缓解患者严重哮喘,亲历针灸的速效与神奇,坚定了钻研针灸的决心。此后,她长期在基层实践,积累丰富临床经验,逐渐发现传统火针疗法(需酒精灯加热)存在温度不可控、操作难度大等问题,萌生革新想法。

1970年代,夏玉清与电学工程师合作,将传统针灸针柄连接稳压电源,通过电能转化为可控热能,于1980年成功发明“电热针”。该技术突破传统火针局限,实现温度精准调节(37℃至700℃),兼具针刺与温灸双重效果,被卫生部列为重点推广项目。

上世纪七十年代,我国针刺麻醉成功消息震惊世界。为改变我国作为针灸学发源地,没有一所专门针灸院校的现状,夏玉清联合其他几位学者一起,向上级提出组建针灸学院建议。经一番努力,北京针灸学院经国家教委批复正式成立,我国第一所针灸高等教育学府就此成立,极大地推动了我国针灸事业的深入发展。

在职业生涯中,夏玉清担任过多个重要职务。1956年,她出任黑龙江省祖国医药研究所针灸经络研究室主任;1966年结业于卫生部西学中医研究班;1969-1979年任5113厂职工医院副院长,开启中医治疗肿瘤的研究;1979年调任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相关职务,主持攻克癌前病变临床研究,获科技成果奖。此后,她还参与北京针灸骨伤学院的筹备工作,并在望京医院任职,1994年8月光荣离休。

澎湃新闻记者 岳怀让

下一篇:为千余名新兵授枪 现场震撼!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