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锌财经

作者|川 川
编辑|大 风
中年人生,是否还有新的可能?
47岁的海妈,从四川资阳的一个乡村走出,成为了拼多多头部园艺品牌海蒂的花园创始人。平台年销售额更是突破了千万。
正值新一年的春天,海蒂的花园现在每天都要发出8-9万个包裹。海妈也成为了一个拥有千万粉丝的IP。这背后,是拼多多继百亿减免后,又发起的千亿扶持计划的千万受益商家中的一员。
这个千亿扶持计划,也是今年4月开始,拼多多再度加码培养优质商家的新政策。
如果说拼多多早期的百亿减免、新质商家扶持计划,带来了新质供给,那现在的千亿扶持计划则是在寻找电商下一个十年的高质量发展的可能。

千亿扶持首批计划出炉,产业带加速进入新质供给
其实,海妈是一个老花匠了。2008年,海妈辞去了原有的工作,开起了一家花店。但由于经验的缺乏,不到半年又倒闭了。
直到2009年,海妈才开始转战线上,吃到了第一波的电商红利。不到3年,海妈的全网粉丝突破千万。
但这也同时意味着规模的不断扩大、成本的不断增长。近两年,传统电商的红利区域殆尽,和很多商家一样,海蒂的花园也陷入了增长瓶颈。在海妈的背后,实际上有更多的花农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去哪里寻找新的增量?

海蒂的花园创始人海妈(摄影:张建)
四川有盆地和山林,光是野生花卉就有5000多种,很多花农也以此为生。但作为全国优质的产业带,实际的种植模式却一直是“小而散”,无法形成规模效应。个体的散户商家无法有效经营,好的产品卖不出去,这几乎是四川花农们的通病。
对平台来说,要整合这样的产业带,需要付出的成本太大了。但好在,拼多多的千亿计划没有抛弃他们。在这次的千亿扶持计划中,拼多多把帮扶的对象从头部商家扩大到了中腰部的优质商家,并且,扶持的力度在不断地加大。
拼多多的到来,不仅带来了新的流量,更是带来了一套完整的种植和管理经验。就像海妈说的,工业化的思维,会让店铺的品控更好,投诉率不断降低。现在,依托拼多多平台,四川的盆花已经可以直达全国2800多个区县。花农再也不用担心鲜花“出了川就烂根”了,因为拼多多的“30天包活”险覆盖了全平台,消费者的复购率更是超过了55%。

来自四川的花卉
除了四川的盆花产业带,还有惠东的勃肯鞋产业也因此而受益。在拼多多进入之前,惠东的勃肯鞋几乎濒临滞销。拼多多没有放弃这个优质的产业带,继续加大成本投入,让这个濒临消失的产业带起死回生。
据了解,这次的千亿补贴,惠及的商家更广泛,发起的力度更大,这也让各地的产业带加速进入了新质供给的阶段。

重仓农业,不改助农底色
拼多多对于农业的扶持,一直力度很大。这次的千亿扶持计划也沿袭了这样的传统。几天前,这次扶持计划下的多多好特产计划首战就走进了江苏连云港。
位于黄海边的连云港,有着优质的海鲜资源,各种鱼虾贝类,都是当地优质的特产,尤其是皮皮虾、梭子蟹这些海鲜,品质更是全国上乘。但问题是,由于本地商家只有捕捞和生产的技术,对保鲜运输和线上运营经验甚是匮乏,这样导致连云港的海鲜名号并不响亮。

江苏连云港的海鲜
拥有南北贯通的地理位置、优质上乘的海鲜产品,却卖不出去,这不仅是当地渔民的困扰,也是当地政府的一大难题。
针对这样的现状,多多好特产项目直接入驻连云港,和当地渔民一起研发了一套定制化的解决方案:先是通过大数据,让连云港的渔民商家们知道消费者喜欢吃什么海鲜,从而丰富品类,实现高品质海鲜的周年攻击;再依托平台补贴、黑标资源等能力,让优质的商家迅速成长起来,打造品牌店铺,树立产业带的标杆企业。
除了海边和山林,拼多多还走进了山西的农村。文水是山西中部的一个小县城,如果不是当地人,应该鲜有人知道这座人口仅有37万的小县城。
但就是这样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县城,居然拥有近3500家肉牛养殖场,年出栏量超过27万头。和很多乡里山村的养殖户一样,文水养殖户的经营模式还是停留在最古老的经销商和档口之间,哪怕品质优秀,也卖不出好价钱。最终到达消费者的餐桌上的时候,大部分的利润都被中间商赚了去。

保贤村成为“亿元村”
直到2019年,文水县里有人开始尝试在拼多多创业,才让这个小县城的肉牛产业有了转机。李诗宣就是其中一个,不到5年时间,李诗宣从一个供应链最底层的供应商,成长成了两个黑标品牌的负责人。
文水县有很多这样的“李诗宣”,拼多多的到来,不仅带动文水肉制品迎来销量的爆发,产品复购率也提升了近20倍,也逐渐收获了一批忠实客群。几年时间,文水县彻底抛弃了被中间商压榨的模式,成长出了自己的地域品牌,更是有村落成为了中部少有的亿元村。
今年中央的一号文件,依然在强调农业的重要性。拼多多长期对农业的投入,帮无数优质农产品进入了城镇。也是对中央一号文件的落实。农业作为民生产业,拼多多的投入更是带动了这个民生产业的升级。

千亿投入促消费,商家找到新增长
这两年,很多电商平台的增长都陷入瓶颈。作为中间方,电商平台如何真正有效地把消费者和商家的需求和供给连接起来,成了一个很关键的问题。
作为后起的电商平台,拼多多一直兼顾供给和需求两端。
在供给端,拼多多这么多年下来的政策循序渐进。比如,各大电商平台都发起过的百亿补贴计划,就是由拼多多先发起的,而且一直在长时间高效的落实。实打实的真金白银补贴,更是直接为商家带去了销量。有了销量,商家也可有更多的投入让店铺升级。
这次的千亿扶持计划,更是对百亿减免、新质供给的进一步深化。作为服务过千万商家的平台方,拼多多带着技术、带着经验,深入到各地的产业带、落实到具体的店铺,不仅给资金的扶持,更是提供技术的服务,一步步带动了新质供给的转型升级。
在需求端,拼多多一直致力走的深走得远,去探索那些真正优质的产品。早在去年下半年,拼多多就发起了“电商西进”计划,推出平台包邮的方式,为商家打开了远离东部的西部地区,直接带来了销售大爆发。
同时,“电商西进”也把优质的西部产品带到了消费潜力更加巨大的东部地区,像酸奶糕、牦牛肉商家,迅速找到了东部的吃货消费者。
当电商走过爆发期的时候,现在各大平台比拼就是谁能真正沉下心去找到供给和需求都能匹配上的销售链路。拼多多两端兼顾的政策,也促进了消费的内循环。尤其是在当下出口难做的情况下,多年的布局也提供了更大的意义。
作为平台,藏己于后,做好用户和商家之间的桥梁,为用户提供好产品,为商家找到新增长,也开始了电商新十年的惠商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