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岁的朱祺琪又有新身份 去年刚破格晋升为教授

原标题:31岁的朱祺琪教授,又有新身份

4月11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高性能空间计算智能实验室发布喜报:

生于1993年的博士生导师、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朱祺琪入选2025年度“空间数据智能新星学者”,排名第一。此次评选由3位院士组成的指导委员会进行指导,面向未满36周岁的海内外华人学者。

1993年出生的她

去年破格晋升教授

据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师个人主页介绍,朱祺琪生于1993年,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地大学者”青年拔尖人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朱祺琪的个人主页

朱祺琪2013年免试攻读武汉大学硕士学位、2015年硕博连读提前攻博,2018年6月毕业于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获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工学博士学位。2018年7月以“地大学者”青年优秀人才引进至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2024年破格晋升教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朱祺琪参加第三届中国空间数据智能学术会议

朱祺琪致力于遥感大数据智能提取分析及应用方向的研究,获2022年国家地理信息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此外,她还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科研项目二十余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朱祺琪讲课比赛照片

为当好老师研究心理学

2019年上学期,朱祺琪开设了一门选修课《数字国土概论》,来上课和旁听的同学很多。

因为家里离校区有一个小时的车程,为了节省来回通勤的时间和精力,她在办公室里放了一张折叠的行军床,一周大概有两三天都住办公室里,一直持续了几个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朱祺琪和学生开展学术交流

学生金霖说:“朱老师上课非常生动,她会找很多接地气的案例来讲知识点,,课堂上经常和我们互动,课间也会走到我们身边问问我们听课的感受”。

2019级研究生王琳琳说:

“朱老师给我的印象就是永远都很有精力。一次看到她半夜两三点接收我发过去的文档,但第二天早上,还是精神满满地来到办公室”。

4月12日,朱祺琪告诉记者,自己从2018年开始工作,早几年做过班主任、班务指导,曾被评为“十佳班主任”、“研究生的良师益友”。

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朱祺琪还专门研究了一些心理学、教育学方面的书籍,向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请教。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追求、对未来的目标都不同。如果能往上走,我肯定会去激励他们,但我也不会以我的标准去要求他们”。

做科研既孤独,又快乐

朱祺琪师从武汉大学李德仁院士、钟燕飞教授与张良培教授。

她记得第一次见到李德仁院士时,恩师就对她说了一番话:

要做对国家有用的事情、思考如何为科技强国作出自己的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朱祺琪在指导学生

朱祺琪说,当时自己才21岁,“对我来说这是很重要的,从此看待很多问题的角度就不一样了”。问及如何在31岁时就拥有超越同龄人的学术成就,朱祺琪谦逊地说,一方面是运气好,遇到了三位学术造诣高、教会自己做人做事的导师;另外就是自己的效率比较高、能够同时干几件事情。

朱祺琪说:“我个人比较喜欢自由自在,可以想我所想,做我想做的。做科研意味着很多时候你就得跟别人不一样,但独自一人在做科研的时候,也会有很多发现和成就感,让我觉得说到底也还是快乐的 ”。

来源:长江日报(记者:占思柳视频:向晓璇),综合空间计算智能实验室、地大研究生、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网站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