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熙资本周南阳:与被投企业形成长久且深度绑定,需要“产业+资本”的多维度赋能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闫启 实习生 王亦阳 成都报道

2024年11月15日,第14届创新资本年会暨21世纪卓越董事会(成都站)成功举办。本次活动在中国投资协会创投委和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指导下,由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成都现代金融产业生态圈联盟和成都高新文化中心·此地CyPARK协办,本次活动还得到广发基金的特别支持。

在主题为“产融结合助推西部崛起”的对话环节,正熙资本创始合伙人周南阳介绍了正熙资本的基本情况、“产业+资本”多维度赋能被投企业的经验,以及对构建耐心资本生态支持科技创新的看法。

据了解,正熙资本成立于2022年,机构专注于中国的硬科技以及军民融合赛道,重点关注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航空航天、新材料等细分领域。

“除了财务投资外,我们能够给项目提供产业层面、资本市场层面,乃至战略意义层面的合作赋能,这是我们能够快速打动企业家很重要的一点,让我们在获取优质项目的投资份额以及非市场化投资估值方面更具竞争优势。”周南阳说。

他认为,仅仅具有产业中的人脉、拥有信息渠道,只是进行产业赋能的基础门槛。真正对企业有价值的、高效的产业赋能是,通过深挖了解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结合深度认知企业的产品属性、核心优势、战略方向、补短板需求等,做到有的放矢的高阶资源对接。

正熙资本坚持将多维度赋能思维贯穿整个投资生命周期,多次把投后赋能工作放到投前进行。例如,某个拟投企业在智能制造领域具有产品技术的优势。正熙资本积累的资源里有部分制造类上市公司恰好只实现了生产数据化,并未实现智能化。在这种情况下,正熙资本会把拟投企业和上市公司的高层资源高效对接起来,帮助被投企业拿到持续性订单,上市公司也能更好地进行智能化转型从而实现降本增效。

此外,某个软硬一体高端装备制造企业,其产品在全球属于领先水平,收入大部分来自海外。这家企业过往销售市场开拓主要聚焦美洲、欧洲和日本,且更偏向民用端场景,但在东南亚并没有太多布局。正熙资本通过自身资源,带领企业以免费展位参与了海外大型防务展览。这帮助企业开拓了海外政务及军警等应用场景的订单,并且对东南亚市场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所以,投资机构想要跟被投企业形成长久且深度绑定,仅靠财务投资是不够的,需要形成高效的'产业+资本'的多维度赋能。”周南阳说。

谈及如何构建耐心资本的生态、更好地支持科技创新,周南阳表示,首先从顶层设计角度来说,国家政策对科技创新要有长期的支持和坚定的信心。

从科技企业特性来看,高科技企业从创办到走向资本市场,需要七到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资本陪伴。这些企业在前面三五年的早期研发阶段,大概率都是处于亏损状态的。

“从LP角度来看,LP在心态上要做好准备,通过基金投资高科技赛道就是需要用长期的视角与耐心陪伴。同时,很多科技的革新是非常快的,可能一些项目的投资最终迎来清零的结局,LP对此要有清醒的认知和胆魄。”他说。

从GP角度来看,首先,要具备真正的专业认知,能够辨别硬科技和伪科技。对GP来说,这也是不断学习和积累的过程。第二,不是所有的科技企业都能走到最后,带来好的财务回报。GP在投资时要优中选优,绑定真正优质企业的同时严控估值成本,财务投资之外进行产业及资本的赋能,为企业排忧解难并助力企业不断发展壮大,这也利于未来获得好的退出回报。

“从科技企业创始人角度来看,不能够浮躁和短视,要做好长期艰苦奋斗的准备。同时,成功的科技成果所带来的回报也是令人神往的,科技企业的创始人应当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并坚持信念,不轻言放弃。”周南阳说。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