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爱人》真的越来越窒息了。
在指认谁是心目中的完美伴侣时,李行亮凭借“神之一指”成功激怒麦琳。
事态自此失控。
在所有人都要求李行亮去哄麦琳的时候,他径直邀请葛夕单聊:“我指的不是黄圣依,我指的是你。”
尴尬的葛夕没办法接这个茬,只能站在麦琳的立场,劝李行亮去安抚她的情绪。
或许李行亮也觉得葛夕是这个旅行团中唯一的正常人,能够理解他的压抑和委屈,没想到葛夕反而对他一通输出。
觉得彻底孤立无援的李行亮崩溃了,陷入深深的委屈和自我怀疑。
“我是不是不爱她?”
“我是不是有病?”
“还是我看多了,拿不出同理心?”
可能是李行亮的这些自我追问太击中人心,节目播出后,很多人都质疑为什么其他两对夫妻都在劝李行亮去关照麦琳的情绪,却没有一个人与李行亮共情。
先做个简单的前情提要。
节目组在晚饭后,安排了一个问答环节,其中一个问题是让嘉宾们指出现场“谁是六个人中最符合完美伴侣的那个人”。
除了李行亮之外,其他两位男士不管出于高情商还是出于本心,都指向了自己的妻子,只有李行亮指了别人。
为此,麦琳差点罢录。
虽然所有环节最终都完成了,但麦琳的情绪显而易见地非常低落。
大家都觉得,李行亮应该去解决麦琳的情绪问题,但他却选择了找葛夕倾诉心声。
如果站在李行亮的角度,其实叨姐非常理解他在指认完美伴侣的时候,不选麦琳;也非常理解他后来的各种委屈。
这是一个离婚节目,节目组设置的各种游戏环节不是给大家表演人情世故的。
如果他们心目中的完美伴侣就是现在的伴侣,那还上什么离婚节目?
但凡麦琳是个正常人,李行亮完全可以当着大家的面解释自己为什么会选择葛夕——不是因为他对葛夕有意思,而是他希望自己的妻子也能像葛夕一样,关注自己的兴趣爱好。
可惜,麦琳把整个环节都搅黄了。
当所有的人都开始安慰她,不单李行亮失去了表达内心的机会,其他人也一样。
也能理解李行亮不想哄麦琳。
虽然我并不觉得17年来麦琳都是这样的性格,但想想我们作为观众,只看了几个小时的节目都恨不得崩溃,何况是跟麦琳朝夕相处的李行亮呢?
他肯定经历了无数这样的压抑时刻。
据说麦琳的父母跟他们住一起,想必当李行亮跟麦琳发生矛盾的时候,不论谁对谁错,李行亮永远是被要求道歉,妥协的那个人。
估计他早就到了爆发的边缘,而节目录制,放大了这些情绪,于是就崩溃了。
李行亮的委屈也是委屈,他的情绪也应该被看见,这没毛病。
但如果站在其他嘉宾的角度,我也明白,为什么他们都催促李行亮去哄麦琳。
换了我,可能也会这么做。
首先,大家都怕麻烦。
跟麦琳相处这几天,所有人都知道她有多么情绪化。
不管我们是否承认,会哭的孩子确实比较容易有奶吃,何况麦琳还是个会哭的“疯孩子”。
他们不知道错的是麦琳而不是李行亮吗?
当然知道。
但在其他人眼中,麦琳是不讲道理的,而李行亮是讲道理的,所以,大家通常会劝讲道理的那个人先低头。
因为不讲道理的人是劝不通的。
这确实委屈了李行亮,但可以理解。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人都是自私的,大部分情况下,会选择更利己的选项,这没啥错。
其次,麦琳的情绪会不断升级,如果置之不理,大家都会倒霉。
熏鸡事变,让其他嘉宾已经领教了麦琳的记仇,他们甚至,如果不安抚好麦琳,谁也不晓得她会用什么样的方式进行无差别攻击。
他们劝李行亮道歉,无非是想快速解决问题,让节目可以顺利录下去。
最重要的是,这是李行亮和麦琳的家务事。
虽然李行亮也有委屈,但从某个角度来说,麦琳的情绪也是李行亮的责任。
这就好比坐高铁,有熊孩子在撒泼打滚,惹到全车厢的人都不得安宁。
难道就父母因为自己在管教这个孩子的过程中也累积了很多委屈和不满,就可以不管吗?
虽然麦琳不是小孩,但她的行为认知跟无知幼童有什么区别?
何况,这个老婆不是李行亮自己选的吗?
不管当初李行亮基于什么原因选择了麦琳,麦琳又是因为什么原因变成了现在的样子。
作为一个成年人,李行亮应该自己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因为如果他不承担安抚麦琳的工作,责任就会落到其他人的头上。
杨子和刘爽因为是男性,还可以逃回自己的房间。
葛夕和黄圣依是跟麦琳同住的,她们怎么办?
总不能任由麦琳独自哭泣,她们安心睡大觉吧。
实际上,李行亮把葛夕叫走后,就是黄圣依承担了开解麦琳的任务。
黄圣依又做错了什么呢?
说白了,大家来上这个节目都有自己的课题需要解决。
麦琳和李行亮却把自己的课题抛给所有人,让大家来帮他们解题。
凭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