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明明会走,为啥一出门就要抱?真不是懒,知道原因后你不忍拒绝

在很多宝妈的记忆中,自己的孩子都会有 一段“很懒”的阶段,就是孩子明明已经能够自己走路了,但是却非得让妈妈抱着走才行,又或是明明刚走没几步,就说自己太累走不动,要让妈妈抱着走,这样的情况让很多宝妈都非常的无奈。

宝妈带孩子出行,结果走到哪儿“抱”到哪儿

趁着休假的时候有时间,妈妈就带着小布出门旅行了,毕竟亲子旅行是增进亲子关系的一个好办法。

听到要外出旅行,小布也是非常地高兴,在妈妈收拾东西的时候,自己也煞有介事地跟着收拾。

当然,小布收拾之后,妈妈还需要帮助小布再整理一遍,毕竟出门旅行有些东西是不需要带的,就比如说小布的摇摇马。

收拾妥当,妈妈就带着小布开启了此次的旅行,直奔北京。之所以选择北京,是因为妈妈觉得北京作为首都,不仅是重要的经济、文化、政治中心,还有很多对孩子成长有利的因素,比如清华北大、故宫天坛、圆明园颐和园、十里长街、广场升旗等等,都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帮助小布长见识、拓视野、增知识。

到了北京安顿好之后,妈妈就和小布来到了此行的第一站,也就是故宫博物院。

刚到故宫的时候,小布是非常的开心,身上似乎有用不完的劲儿,东跑跑西看看,妈妈看到孩子对于历史文化这么有兴趣,也是感到很高兴。

不过,在出了故宫之后,小布一下子就变成“一滩泥”了,只嚷着让妈妈抱抱,说自己没劲儿走不动了。

而妈妈想着,可能是孩子在故宫里面跑多了,确实累了,于是就抱着孩子奔向下一站颐和园。

到了颐和园之后,小布就突然不累了,直接下来又开始了“好奇之旅”,妈妈只觉得孩子是休息够了,有劲儿了。

但是,和离开故宫的时候一样,当妈妈和小布逛完颐和园,准备回去的时候,小布又是“完全没劲儿”了,妈妈无奈又抱起了孩子。

对于孩子这样的行为,妈妈感觉是孩子玩累了,所以才让抱着的,而事实看起来也似乎真的是这样。不过,第二天小布的表现,就让妈妈产生疑惑了。

第二天妈妈带着小布来到经典的北京四合院参观,本来妈妈想着,孩子到了地点肯定会像“打鸡血”一样很有劲儿。

但这次却不同,小布还没动就说自己“累”,就让妈妈抱着不撒手。于是,妈妈只能够抱着小布逛完了四合院。

妈妈看到小布一直“很累”,就想着孩子是不是今天状态不好,结果到了下一个行程“世界公园”的时候,小布却又像是“打了鸡血”一样地精神十足。

这样反复无常的表现,让妈妈就感觉有点疑惑了,到底孩子是累,还是不累?又或者是“有选择地累”?

之后的几天行程中,小布一直都是一种“毫无规律的累”状态,这让妈妈感觉,小布根本就是“想什么时候累,就什么时候累”。

并且,妈妈还发现一件事,就是孩子喊“累”的时候,让孩子坐下休息都不行,非得让妈妈抱着才行,这让妈妈再次地感到不解,难道只有妈妈抱着才能够“缓解疲劳”嘛,不应该的啊。

其实,在生活中,很多宝妈都可能会遇到类似的情况,孩子不知道什么原因就开始让妈妈抱了,这种行为在很多大人眼中,是毫无逻辑的。

但事实上,孩子让妈妈抱,是有原因的,并不是“懒”,也不是“累”。

孩子明明会走路,为什么出门总让妈妈抱?真相原来是这样

1)孩子是真的“累了”、“困了”

在陪着孩子玩的时候,宝妈们可能经常会发现,孩子在结束某个项目的时候,就会对宝妈求抱抱。

比如小布在游玩故宫的时候,就呈现出一种求抱抱的姿态,这就很可能是因为孩子是真的感到很累、很困了,所以才会向妈妈求抱抱。

另外,还有一些比较经典的场景也是孩子“困”、“累”求抱抱的典型情况。

比如孩子到晚上的时候求抱抱、孩子吃完饭之后求抱抱、孩子做了较为激烈的运动之后求抱抱等。

基本上孩子在失去大量体力,或是到达生理休息节点的时候所做出的求抱抱行为,都是因为“困了”、“累了”。

2)孩子的安全感不足或依赖性过强

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是孩子安全感的最大来源。

而孩子从家长身上获取安全感的方式有很多,其中求抱抱就是一个典型的方式。

我们会发现,孩子受到惊吓、受到伤害等情况下,一般都会“哭着找妈妈”,然后进入妈妈的怀抱,在妈妈的一阵安抚之下,孩子才会慢慢地恢复到正常的状态。

其实,孩子在受到惊吓、伤害时,就是孩子安全感迅速降低的时候,孩子为了获得安全感,从而对妈妈求抱抱,从而弥补自身安全感的不足。

不过,如果孩子年龄比较大了,还习惯性地求抱抱,很可能就不是因为安全感不足了,而是 一种“习惯”。

说白了就是对于家长的依赖性过强,一旦出现什么事情,就习惯性的去找家长求抱抱,而不是自己去克服困难、处理问题。

3)孩子情绪低落、兴致不高

孩子在情绪低落的时候,也会默默地找到妈妈求抱抱,这一点应该很多的宝妈都有过类似的经历。

比如孩子在看电视的时候,如果看到了什么令人伤心剧情,就会默默地缩进妈妈的怀抱中。

孩子在情绪低落的时候,内心是充满负面因素的,孩子就需要一个能够缓解心理压力的方式,而妈妈温暖的怀抱自然是孩子的最佳选择。

4)本性使然

很多时候,其实孩子求抱抱是“毫无理由”的,只是一种“本能”。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小蝌蚪之所以找妈妈,就是一种生物的天性,而孩子求妈妈抱抱,其实也是一种天性,是刻在基因里的天性,是本能地在保护自己。

因为孩子自己应对环境的能力是很差的,而妈妈往往是能够照顾、保护自己的人。

面对孩子求抱抱,妈妈该怎样回应?

如果自己的孩子“求抱抱”,作为家长,我们到底是抱还是不抱呢?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对于“无端”地求抱抱

有些家长发现孩子总是毫无理由地出现求抱抱的行为,就觉得孩子是“矫情”,这让家长会产生生气、反感等感觉,所以往往处理方式都是“不抱”,甚至还会对孩子进行呵斥等。

确实,如果说孩子的年龄比较大,无端的求抱抱或许就是一种不好的习惯,是过于依赖家长的习惯,是需要改正的习惯。

但是,如果孩子的年龄不足3岁,那么建议家长还是答应孩子的请求,去抱抱孩子。

因为孩子在婴幼儿阶段,也就是3岁以内的时候,本身的发育是非常不完全的,对于世界的认知是非常片面的,对于问题的处理能力也是很弱的。

所以孩子对于安全感的需求就是非常大的,而往往宝妈的抱抱才能够更快地给予孩子安全感,从而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

简单的说,就是3岁以下就抱抱,3岁以上要纠正孩子的习惯,不要随便答应孩子抱抱。

◎晚上或孩子长时间运动后求抱抱

孩子在晚上求抱抱,其原因大多都是因为孩子到了睡觉时间了,自身的生物钟开始促使宝宝入睡。

而宝宝是需要在一个安全的地方入睡的,所以才会求抱抱,这样宝宝睡得更好、入睡更快。

孩子在长时间或是高强度运动之后,身体是比较疲乏的,孩子的潜意识会认为自己处于“无自保能力阶段”。

所以需要一个具备安全性的休息场所,才会让宝宝产生向宝妈求抱抱的行为。

所以,孩子要是在晚上,或是大量运动之后求抱抱,建议宝妈一定要答应。

◎孩子情绪不佳或受到某种刺激后求抱抱

情绪问题,或是突然的 刺激,都可能会对孩子的心理发育造成不好的影响,会让孩子出现紧张、恐惧的情况。

而宝宝为了缓解这些不好的情绪,就会向妈妈发出求救信号,希望妈妈能够抱抱自己,从而抚慰自己的心灵。

所以,当宝宝情绪不佳,或是受到外界刺激(惊吓)之后,宝妈也需要多抱抱孩子,帮助孩子摆脱不好的心理环境。

写在最后

面对孩子的求抱抱,宝妈不要觉得“麻烦”,更不要去生气,而是要分析孩子到底是因何种原因求抱抱,只有找到了真正的原因,才能够给出最合适的反应。

【互动话题】你面对孩子求抱抱的时候会怎么做?

上一篇:孩子已经在用力了!
下一篇:当孩子们被电子产品愈发迷恋时,“自然缺失症”也在悄悄袭来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